邯郸客舍歌
唐代

岑参

客从长安来,驱马邯郸道。

伤心丛台下,一带生蔓草。

客舍门临漳水边,垂杨下系钓鱼船。

邯郸女儿夜沽酒,对客挑灯夸数钱。

酩酊醉时日正午,一曲狂歌垆上眠。

复制

完善

邯郸客舍歌-音频朗读

赏析

邯郸客舍歌的赏析一
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位旅人从长安来到邯郸的所见所闻,以及他在当地的生活体验。 首句“客从长安来,驱马邯郸道”,揭示了旅人的起点和目的地,他以马代步,从繁华的长安来到邯郸,凸显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。 接下来,“伤心丛台下,一带生蔓草”,旅人看到丛台周围,杂草丛生,一片荒凉,心生伤感。这里的“伤心”二字,既表达了旅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,也暗示了他对现状的不满和失望。 “客舍门临漳水边,垂杨下系钓鱼船”,诗人将笔触转向旅人的居住环境,客舍临漳水,垂杨依依,钓鱼船悠然系于树下,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卷。 “邯郸女儿夜沽酒,对客挑灯夸数钱”,夜晚,邯郸的女子前来卖酒,她挑灯数钱,与旅人交谈,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当地人的淳朴和热情。 最后,“酩酊醉时日正午,一曲狂歌垆上眠”,旅人饮酒至醉,时至正午,他在酒垆上狂歌一曲,然后沉沉睡去。这里的“酩酊醉”和“狂歌眠”,既展现了旅人的豪情与不羁,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逃避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人的所见所闻和所感,展现了他对邯郸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。诗中的意象丰富,语言质朴,既体现了诗人的深厚功底,也展示了他的独特风格。

复制

邯郸客舍歌的赏析二
客从长安来,驱马邯郸道。 诗人以第一人称“客”自居,描述自己从长安来到邯郸,骑马在邯郸道上。这表明诗人的旅途是从繁华的长安来到边塞的邯郸。 伤心丛台下,一带生蔓草。 “丛台”是邯郸的一处古迹,诗人在此看到蔓草丛生,感到伤心,因为蔓草的茂盛往往象征着废墟和荒凉,反映了诗人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 客舍门临漳水边,垂杨下系钓鱼船。 诗人所住的客舍靠近漳水,门前垂柳依依,柳树下还系着钓鱼的小船。这里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闲的意境,反映了诗人在边塞的生活状态。 邯郸女儿夜沽酒,对客挑灯夸数钱。 “邯郸女儿”指的是邯郸的女子,她们在夜晚卖酒,并在灯火下向客人夸耀自己的收入。这句诗描绘了邯郸的风土人情,表现了当地百姓的朴实和直率。 酩酊醉时日正午,一曲狂歌垆上眠。 诗人在正午时分喝得酩酊大醉,然后在一曲狂歌后,便在酒垆上睡着了。这表现了诗人在边塞的豪放不羁和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。 整首诗通过对邯郸客舍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在边塞的闲适生活和当地的风土人情。诗中既有对往昔时光的怀念,也有对现实生活的享受,反映了诗人在边塞生活中的悠然自得和对当地文化的欣赏。

复制

邯郸客舍歌的赏析三
旅途景象:首句“客从长安来,驱马邯郸道”描述了诗人从长安出发,骑马前往邯郸的旅途景象。 历史遗迹:第二句“伤心丛台下,一带生蔓草”中的“丛台”是古代赵国的遗迹,诗人看到丛台周围杂草丛生,感到伤心,反映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。 客舍生活:接下来的“客舍门临漳水边,垂杨下系钓鱼船”描绘了客舍的宁静生活,门临漳水,垂杨下系着钓鱼船,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。 社会风气:最后几句“邯郸女儿夜沽酒,对客挑灯夸数钱。酩酊醉时日正午,一曲狂歌垆上眠”通过描绘邯郸女子夜沽酒、夸耀金钱、醉酒狂歌的情景,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的某些风气。

复制

译文

我从长安出发,骑马走在通往邯郸的路上。 看到丛台周围杂草丛生,我感到十分伤心。 我住的旅馆门临漳水,垂柳下系着钓鱼的小船。 邯郸的女子在夜里卖酒,对着客人挑灯夸耀自己赚了多少钱。 她们喝得酩酊大醉,正是日上三竿之时,还在酒店的炉子上放声高歌,然后沉沉睡去。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、历史遗迹、客舍生活以及社会风气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和批评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。

复制

完善

注释

长安:唐朝的都城,今天的西安。 邯郸:古代赵国的都城,位于今天的河北省。 丛台:古代赵国的遗迹。 客舍:旅馆。 漳水:即漳河,流经河北、河南等地。 垂杨:垂柳。 垆:酒店。

复制

完善

完善
*
邮箱:
*
完善建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