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望-音频朗读
赏析
春望的赏析一
这首诗通过对比国家的破败和自然景观的生机,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。诗中的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家人的思念。而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则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,家书的珍贵更是凸显了亲情的重要性。
春望的赏析二
《春望》是杜甫在战乱时期创作的,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。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,反衬出战争带来的荒凉和悲凉。诗中的“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”更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忧虑而白发苍苍,甚至无法插簪的悲哀。
春望的赏析三
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,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。诗中的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虽然破败但自然依旧生机勃勃的复杂情感。而“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”则透露出诗人对个人衰老和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情感深沉,是杜甫诗歌艺术的典型代表。
译文
国家破碎了,但山川河流依然存在;春天的城池里草木生长得非常茂盛。我感慨时局,看到花朵上挂着露珠,仿佛它们也在哭泣;鸟儿惊飞,触动了我的内心。战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,一封家书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。我年老的头发越来越稀疏,搔头时几乎无法插簪。
注释
国破:国家被战争破坏。
山河在:尽管国家破败,但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依旧存在。
城春:指春天的城池。
草木深:草木茂盛,形容春天的生机。
感时:对时局的感慨。
花溅泪:形容花朵上挂着露珠,好像在哭泣。
恨别:对离别的遗憾。
鸟惊心:鸟儿的惊飞,触动人心。
烽火:战火,指战争。
连三月:持续三个月。
家书:家信,家人的来信。
抵万金:形容家书的珍贵。
白头:指年老,头发变白。
搔更短:搔头,形容忧虑。
浑欲不胜簪:形容头发稀疏到几乎无法插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