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相
唐代

杜甫

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

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

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

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
复制

完善

蜀相-音频朗读

赏析

蜀相的赏析一
这首诗以寻访丞相祠堂为线索,通过对诸葛亮生前事迹的回顾,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,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,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和对历史命运的感慨。 “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”开头两句以问句形式引发读者思考,同时描绘了丞相祠堂外的景色,柏树葱郁,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。 “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”这两句通过春天的景色,如碧草和黄鹂的鸣叫,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哀愁,英雄已逝,美景无人欣赏,显得格外凄凉。 “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”这两句回顾了诸葛亮三次上表请命、辅佐两代君主的事迹,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忠诚和智慧的赞美。 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”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,诸葛亮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就英年早逝,使得后世的英雄为之泪流满面,也反映了诗人对英雄未竟事业的同情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。

复制

蜀相的赏析二
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敬仰之情。诗中通过对祠堂周围环境的描绘和对诸葛亮生平事迹的回顾,展现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,以及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深切怀念。 首联“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”诗人以询问的方式开篇,寻找诸葛亮的祠堂,而“锦官城外柏森森”则描绘了祠堂所在地的环境,柏树茂密,显得庄严肃穆。 颔联“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”通过对祠堂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,诗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。春草碧绿,黄鹂鸣叫,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与诸葛亮的英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 颈联“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”回顾了诸葛亮的一生,三次拜访刘备,为天下大计操劳,辅佐刘备和刘禅两朝,展现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担当。 尾联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”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未能完成统一大业便英年早逝的哀叹,这种遗憾使得英雄们为之泪洒衣襟。 整首诗情感深沉,意境悠远,通过对诸葛亮祠堂的描绘和对其生平的回顾,诗人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未竟事业的哀思。

复制

蜀相的赏析三
这首诗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,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。此诗借游览古迹,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、辅佐两朝、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。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,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,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。全诗格律严整,自然流畅,沉郁顿挫,工整精巧,对仗工稳。全诗以议论为主,兼用记叙和抒情,以浓墨重彩笔墨写诸葛亮的盖世功德,尤以三、四两句传颂千古。 首联“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。”一问一答,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,笼罩全篇。上句“丞相祠堂”直切题意,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。“何处寻”,不疑而问,加强语势,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。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,尤其在四川成都,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。“寻”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情态和虔诚心理。下句“锦官城外柏森森”,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。这里柏树成荫,高大茂密,呈现出一派肃穆静谧的气氛。柏树生命长久,常年青翠,象征诸葛亮的精神永远流芳后世。上句的问句形式,正为下句的答案蓄势,读来自然圆转流走,毫不滞碍。“丞相祠堂”,今称武侯祠,在成都市南郊。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,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,创立了蜀汉政权。武侯祠正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堂。“柏森森”即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。 颔联“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”所描绘的这些景物,色彩鲜明,音韵浏亮,静动相衬,恬淡自然,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。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,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。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,使景中生意,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,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。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,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。 颈联“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”浓墨重彩,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。上句写出山之前,刘备三顾茅庐,诸葛亮隆中对策,指出诸葛亮当时的策略与抱负。“天下计”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。“三顾频烦天下计”就是通过刘备的频繁思访和诸葛亮的仔细筹画,初步形成天下三分的战略思想,显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。下句写出山之后,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、匡扶刘姓政权,后又辅佐刘禅。诸葛亮“两朝开济老臣心”是他辅佐先主刘备、后主刘禅两朝,伐魏兴汉、统一中国大业所表现出的忠贞不渝的思想感情和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。 尾联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”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。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,他以行动实践了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誓言,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,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。

复制

译文

我去哪里寻找丞相的祠堂呢?就在锦官城外,那里柏树茂密,庄严肃穆。石阶上映照着春天的碧绿草地,树丛中黄鹂的歌声虽然美妙,却无人聆听。丞相诸葛亮三次请命,频繁地为国家大计操劳,他辅佐了两代君主,慰藉了老臣的心。可惜出征未能取得胜利就以身殉职,这样的结局,让后世的英雄们痛哭流涕,满怀哀愁。

复制

完善

注释

丞相祠堂:指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的祠堂。 锦官城:即成都,古代以丝绸锦绣著称。 柏森森:形容柏树茂密,气氛庄重。 映阶碧草:指祠堂台阶前的绿草。 黄鹂:一种体型小巧、羽毛鲜亮的鸟类,常在春天鸣叫。 三顾频烦: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。 天下计:指统一天下的大计。 两朝:指刘备和刘禅两朝。 开济:辅佐,帮助。 出师未捷:指诸葛亮出征未能取得胜利。 身先死:指诸葛亮英年早逝。

复制

完善

完善
*
邮箱:
*
完善建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