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壕吏
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
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。
吏呼一何怒!妇啼一何苦!
听妇前致词:三男邺城戍。
一男附书至,二男新战死。
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!
室中更无人,惟有乳下孙。
有孙母未去,出入无完裙。
老妪力虽衰,请从吏夜归。
急应河阳役,犹得备晨炊。
夜久语声绝,如闻泣幽咽。
天明登前途,独与老翁别。
石壕吏-音频朗读
赏析
石壕吏的赏析一
杜甫的《石壕吏》,通过描绘一位官员在夜晚捉拿壮丁的场景,深刻反映了战乱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。诗中通过对老翁、老妇以及其他村民的描写,展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严重破坏和对社会秩序的冲击。
首句“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”直接点明了事件的背景和时间,诗人在夜晚投宿于石壕村,遇到官员正在捉拿壮丁。接着,“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”描述了老翁为了逃避被抓而翻墙逃跑,老妇则出门查看情况。
诗中的“吏呼一何怒!妇啼一何苦!”通过对比官员的愤怒和老妇的哭泣,突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。老妇人向官员诉说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守卫边疆,一个儿子刚刚寄信回来,另外两个儿子却已经战死沙场。
“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!”表达了老妇人对生存者的无奈和对死者的哀悼。诗中还提到了家中已经没有其他壮丁,只剩下一个正在哺乳的孙子和他的母亲,以及老妇人自己。
最后,“夜久语声绝,如闻泣幽咽。天明登前途,独与老翁别。”诗人在夜晚听到了哭泣声,到了天亮,他独自与老翁告别,继续前行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通过对战争带来的悲剧的描绘,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。
石壕吏的赏析二
《石壕吏》是杜甫著名的“三吏”之一,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,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,反映了唐代“安史之乱”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,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。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,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,爱憎分明。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,善于裁剪,中心突出,风格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,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。
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,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,着力刻画了差吏的凶残和蛮横,反映了唐代“安史之乱”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,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。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,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,爱憎分明。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,善于裁剪,中心突出,风格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,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。
石壕吏的赏析三
这首诗以白描手法,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年代官吏捉人服役的残酷景象,以及老翁和老妇的悲惨遭遇。诗中通过对人物语言和动作的细腻描绘,传达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强烈谴责。
“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”开头两句直接描绘了官吏在夜晚捉人的情景,石壕村成为战争阴影下的缩影。
“老翁逾墙走,老妇出门看。”这两句描述了老翁和老妇的逃避和观望,展现了他们面对官吏的恐惧和无助。
“吏呼一何怒!妇啼一何苦!”这两句通过官吏的怒喝和老妇的啼哭,展现了官吏的残暴和老妇的悲苦。
“听妇前致词:三男邺城戍。一男附书至,二男新战死。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!”老妇向官吏诉说家中的情况,三个儿子都因战争而命运多舛,活着的人勉强苟活,死去的人已经永远逝去。
“室中更无人,惟有乳下孙。有孙母未去,出入无完裙。”老妇家中只剩下吃奶的孙子,儿媳妇因为没有完整的裙子而不能出门。
“老妪力虽衰,请从吏夜归。急应河阳役,犹得备晨炊。”老妇虽然年老力衰,但仍请求跟官吏回去服役,以应对河阳的紧急役务,至少还能为早晨的炊事做准备。
“夜久语声绝,如闻泣幽咽。天明登前途,独与老翁别。”夜深人静,声音消失,只能隐约听到低泣声。天亮后,诗人独自与老翁告别,诗人在诗中并未直接介入,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下这一幕。
译文
在夜晚我投宿于石壕村,官员们正在捉拿壮丁。
老翁翻墙逃跑,老妇人出门去查看情况。
官员的呼喊声多么愤怒,老妇人的哭泣声多么悲伤!
听老妇人向官员诉说:三个儿子都在邺城守卫边疆,
一个儿子刚刚寄信回来,另外两个儿子却已经战死沙场。
活着的人只能偷偷地活着,死去的人已经永远地离开了。
家里再也没有其他人了,只剩下一个正在哺乳的孙子和他的母亲,
孙子的母亲还没有离开,但她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。
虽然我已经年老体衰,但请允许我和官员一起回去。
我必须赶紧去河阳服役,还能够为你们准备明天的早餐。
夜深了,说话的声音渐渐消失,似乎还能听到低低的哭泣声。
天亮了,我继续踏上旅途,只能和老翁独自告别。
注释
石壕吏:石壕,今河南三门峡东南。吏,小官,这里指差役。
暮:时间名词作状语,在傍晚。投:投宿。石壕村:现名干壕村,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。
吏:差役。夜:名词作状语,在夜里。捉:抓,这里指抓人。
老翁:老头子。逾:越过。走:跑,这里指逃跑。
老妇:老太太。出门看:即到门外去看 。看:观察、张望。
呼:呐喊。一何:多么。怒:恼怒,凶猛,粗暴。
啼:哭啼。苦:凄苦。
前:上前,向前。致:对……说。
三男:三名男子,这里指三个儿子。邺城:即相州,在今河南安阳,当时为安禄山叛军所占。戍:防守。
书:书信。至:回来。
且:姑且,暂且。偷生:苟且活着。
已:停止,这里引申为完结。
更:再。
惟:只,仅。乳下孙,还在吃奶的孙子。
未去,没有走,这里指还没有改嫁。
出入:偏义复词,指出门进门。完裙:完整的衣服。“裙”古代泛指衣服,此指完整的衣服。
妪:老妇。衰: 弱。
从:跟从,跟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