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诗七首·其一-音频朗读
赏析
杂诗七首·其一的赏析一
“此身天地一蘧庐”:蘧庐是古代指用蘧草搭建的简陋房屋,这里比喻人的肉身在天地间的渺小和短暂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渺小的感慨。
“世事消磨绿鬓疏”:绿鬓指的是乌黑的鬓发,代表年轻。这句话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,世事的纷扰会逐渐消耗人的青春和活力,鬓发也会逐渐稀疏,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衰老的无奈。
“毕竟几人真得鹿”:这里的“鹿”是一个典故,出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中的“庄周梦蝶”,其中有“梦为蝴蝶,栩栩然蝴蝶也,自喻适志与,不知周也”的描述,后来“得鹿”被用来比喻达到了超脱世俗的境界。这句话在问,究竟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超脱世俗,达到庄子梦蝶那样的境界。
“不知终日梦为鱼”:这句话继续使用了《庄子·逍遥游》中的典故,庄子在梦中变成了鱼,悠游自在,不知道自己是庄周。这里诗人用“梦为鱼”来比喻人们常常沉溺于世俗的梦幻之中,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生命的真谛。
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、时间和超脱的深刻思考,以及对于人们沉迷于世俗梦境的感慨。通过这些意象和典故,苏轼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。
杂诗七首·其一的赏析二
首句“此身天地一蘧庐”,“蘧庐”是古代对旅馆的称呼,这里比喻人的肉身在天地间只是短暂的栖息之地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渺小的感慨。
第二句“世事消磨绿鬓疏”,“绿鬓”指的是年轻时期的黑发,这里用来形容青春年华。诗人用“消磨”来形容世事对青春的侵蚀,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无奈。
第三句“毕竟几人真得鹿”,“得鹿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实现理想或抱负。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反问,意在表达真正能够实现自己抱负的人是极少数,大多数人的抱负都难以实现。
末句“不知终日梦为鱼”,“梦为鱼”可能是指像庄子梦蝶一样,对现实与虚幻的困惑,也可能是用“鱼”来象征自由,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整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人生追求的困惑和迷茫,不知道自己终日忙碌追求的是什么。
整首诗通过对人生、世事的感慨,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抱负的深刻思考。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,是陆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。
杂诗七首·其一的赏析三
首句“此身天地一蘧庐”,“蘧庐”是古代用草搭建的简陋住所,这里比喻人的身体在宇宙中的渺小,如同天地间的一间草庐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渺小的感慨。
第二句“世事消磨绿鬓疏”,“绿鬓”指的是年轻时候的黑发,这里用来形容青春时光。诗人用“消磨”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,青春的容颜逐渐老去,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。
第三句“毕竟几人真得鹿”,“得鹿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得到功名利禄或者实现个人抱负。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反问,意在表达真正能够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人是极少数,大多数人在世事的纷扰中迷失了方向。
末句“不知终日梦为鱼”,“梦为鱼”可能是指庄子梦蝶的典故,庄子梦中变化为蝴蝶,醒来后不知道自己是庄周梦为蝴蝶,还是蝴蝶梦为庄周。这里诗人用“梦为鱼”来比喻人生如梦,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否真实,还是只是一场梦幻。
整首诗通过对人生、世事的感慨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、世事虚无的深刻认识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。这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是陆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。
译文
我的身体在这天地间就像一间草庐,短暂而渺小,
世间的纷扰消磨着我的青春,让黑发变得稀疏。
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得到了他们追求的功名利禄,
却不知道自己整日如同在梦中,像鱼一样游弋。
注释
蘧庐:古代用草搭建的临时住所,这里比喻人的身体如同天地间的一间草庐,非常渺小和短暂。
绿鬓:指乌黑的头发,常用来形容年轻人。
消磨:时间流逝,消耗。
真得鹿:这里用“得鹿”比喻得到功名利禄,出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中的“得鱼而忘筌”,意指真正得到了自己追求的东西。
梦为鱼:出自《庄子·齐物论》中的“昔者庄周梦为蝴蝶,栩栩然蝴蝶也,自喻适志与,不知周也。俄然觉,则蘧蘧然周也。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,蝴蝶之梦为周与?”这里用“梦为鱼”来比喻人们在世间的迷茫和虚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