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韩潮州愈
唐代

贾岛

此心曾与木兰舟,直到天南潮水头。

隔岭篇章来华岳,出关书信过泷流。

峰悬驿路残云断,海浸城根老树秋。

一夕瘴烟风卷尽,月明初上浪西楼。

复制

完善

寄韩潮州愈-音频朗读

赏析

寄韩潮州愈的赏析一
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。诗中的“木兰舟”和“潮水头”象征着诗人的心境,随着小船漂泊,心也随之远行。而“隔岭篇章”和“出关书信”则展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距离,尽管相隔遥远,但书信往来,情感依旧紧密。诗的后半部分通过“峰悬驿路”和“海浸城根”等意象,展现了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观,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朋友的渴望。

复制

寄韩潮州愈的赏析二
贾岛的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,巧妙地融入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。诗中的“一夕瘴烟风卷尽,月明初上浪西楼”两句,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,也暗含了诗人对朋友归来的期盼。月光明亮,象征着友情的纯洁和明朗,而浪花拍打西楼,似乎在呼唤远方的朋友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意象生动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
复制

寄韩潮州愈的赏析三
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,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。从“此心曾与木兰舟”到“月明初上浪西楼”,诗人的心路历程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被巧妙地串联起来。诗中的自然景观不仅是背景,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。例如,“峰悬驿路残云断”和“海浸城根老树秋”两句,既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色,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深沉,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

复制

译文

我的心意曾经随着小船,一直漂流到南边的潮水源头。 隔着山岭,我寄出的书信和文章,如同华山的篇章。 书信如同急流一般,穿越了关隘。 山峰高悬在驿路上,零散的云朵被风吹断。 海水淹没了城墙的根基,古老的树木在秋天显得凄凉。 一夜之间,瘴气被风吹散,月光明亮地照在西楼之上。

复制

完善

注释

此心:指诗人自己的心。 木兰舟:用木兰木制成的船,这里指小船。 天南:指南边的天空或指南方。 潮水头:潮水的源头或潮水起的地方。 隔岭:隔着山岭。 篇章:指书信或文章。 华岳:华山,中国五岳之一,位于陕西省。 出关:指离开关中地区,关中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区,包括今天的陕西省部分地区。 泷流:急流,指水流湍急。 峰悬:山峰高耸,悬挂在半空中。 驿路:古代供传递公文和官员往来的道路。 残云:零散的云朵。 海浸:海水淹没。 城根:城墙的根基。 老树:年老的树木。 瘴烟:指南方的瘴气,一种有害的气体,常与疾病相关。 风卷尽:被风吹散。 月明:月光明亮。 浪西楼:指楼台在月光下,浪花拍打。

复制

完善

完善
*
邮箱:
*
完善建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