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路难·其二
大道如青天,我独不得出。
羞逐长安社中儿,赤鸡白雉赌梨栗。
弹剑作歌奏苦声,曳裾王门不称情。
淮阴市井笑韩信,汉朝公卿忌贾生。
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,拥篲折节无嫌猜。
剧辛乐毅感恩分,输肝剖胆效英才。
昭王白骨萦蔓草,谁人更扫黄金台?
行路难,归去来!
行路难·其二-音频朗读
赏析
行路难·其二的赏析一
《行路难》是李白以抒发个人感慨和壮志未酬为主题的一组诗。在这首诗中,诗人通过“大道如青天,我独不得出”开篇,表达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挣扎。接着,诗人通过对比长安市井小儿的无忧无虑和自己的苦闷,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无奈。诗中还引用了韩信、贾谊等历史人物的故事,来比喻自己的不得志和对时世的不满。最后,诗人以“行路难,归去来”结束,表达了想要归隐但又不甘心的复杂心情。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,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。诗人以“行路难,归去来”的反复吟咏,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雄浑,给人以强烈的共鸣。
行路难·其二的赏析二
首句“大道如青天,我独不得出”,以“大道如青天”比喻世道顺利,而自己却无法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,表现了诗人的失意和无奈。
第二句“羞逐长安社中儿,赤鸡白雉赌梨栗”,表达了诗人不愿与长安城中那些只知道赌博的人为伍,表现了他的清高和自尊。
第三句“弹剑作歌奏苦声”,描绘了诗人弹剑高歌,抒发心中的苦闷。
第四句“曳裾王门不称情”,指诗人虽然在王门中做官,但并不符合自己的心意。
第五句“淮阴市井笑韩信,汉朝公卿忌贾生”,借用历史典故,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不公和贤才被忌妒的愤慨。
第六句“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,拥篲折节无嫌猜”,借郭隗的典故,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贤才得不到重用的遗憾。
第七句“剧辛乐毅感恩分,输肝剖胆效英才”,借剧辛、乐毅的典故,表达了诗人对忠臣报国的向往。
第八句“昭王白骨萦蔓草,谁人更扫黄金台”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。
最后两句“行路难,归去来”,表达了诗人在现实困境中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归隐的渴望。
整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的反思,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。
行路难·其二的赏析三
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的《行路难三首》中的第二首,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。
首句“大道如青天,我独不得出”,以青天喻大道,比喻社会公正无私,然而诗人却觉得自己无法在其中找到出路,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愤慨。
接下来的“羞逐长安社中儿,赤鸡白雉赌梨栗”,诗人表示耻于与长安那些追逐名利、沉迷赌博的庸碌之辈为伍,这是诗人对自己高洁品质的坚守。
“弹剑作歌奏苦声,曳裾王门不称情”,描绘了诗人怀揣理想,在权贵之门徘徊,却无法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重用的苦闷。
“淮阴市井笑韩信,汉朝公卿忌贾生”,诗人以韩信和贾生为例,表达了历史上许多英才因遭人嫉妒或嘲笑而不得志的遗憾,同时也借此抒发自己的遭遇。
然后诗人借古讽今,提到燕昭王重用郭隗、乐毅、剧辛等贤才,使得国家强盛的故事,对比之下,当今朝廷却无法给予有才能的人应有的待遇和机会。
最后“昭王白骨萦蔓草,谁人更扫黄金台”,诗人用昭王已逝,黄金台无人再扫的凄凉景象,暗指当今朝廷无人能够识才用才,使得人才埋没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失望。
“行路难,归去来!”结尾两句,诗人以行路艰难为由,表达了归隐之意,既是对现实的逃避,也是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接受。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。
译文
广阔的道路就像青天一样,我却独自找不到出路。我羞于追逐长安市井中的小儿,他们以赤鸡白雉为赌注,赌梨栗为乐。我弹剑作歌,奏出的是悲伤的声音,在王侯门前拖着衣襟,却不合时宜。淮阴市井中的人曾嘲笑韩信,汉朝的王公大臣也曾嫉妒贾谊。你没看见昔日燕国重视郭隗,他拿着扫帚,折节下士,没有猜忌。剧辛和乐毅感恩于燕昭王的知遇之恩,愿意肝脑涂地,贡献自己的才能。如今燕昭王已经化为一堆白骨,缠绕在蔓草之中,还有谁会去清扫那黄金台呢?行路难啊,不如归去吧!
注释
大道:指广阔的道路,比喻人生的道路或仕途。
长安:唐朝的都城,今陕西省西安市。
社中儿:指市井中的小儿,这里泛指普通百姓。
赤鸡白雉:古代斗鸡游戏的术语,这里指代赌博。
弹剑:指弹奏剑柄,古代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。
曳裾:拖着衣襟,形容谦卑的样子。
王门:指权贵之门。
淮阴市井:指韩信的故乡,韩信早年在淮阴市井中被人嘲笑。
汉朝公卿:指汉代的高官。
贾生:指贾谊,汉代著名文人,因直言进谏而被贬。
燕家:指燕国。
郭隗:战国时期燕国的名将。
拥篲:指拿着扫帚,表示谦卑。
剧辛:战国时期燕国将领。
乐毅:战国时期燕国名将。
昭王:指燕昭王。
黄金台:古代燕昭王所建,用以招揽贤士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