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蝴蝶·望处雨收云断
宋代

柳永

望处雨收云断,凭阑悄悄,目送秋光。晚景萧疏,堪动宋玉悲凉。水风轻,蘋花渐老,月露冷、梧叶飘黄。遣情伤。故人何在,烟水茫茫。

难忘,文期酒会,几孤风月,屡变星霜。海阔山遥,未知何处是潇湘。念双燕、难凭远信,指暮天、空识归航。黯相望。断鸿声里,立尽斜阳。

复制

完善

玉蝴蝶·望处雨收云断-音频朗读

赏析

玉蝴蝶·望处雨收云断的赏析一
这首词以秋天为背景,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,抒发了词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。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,如“雨收云断”、“目送秋光”、“晚景萧疏”等,营造了一种凄凉、萧索的氛围。同时,词人还通过“难忘,文期酒会”、“念双燕、难凭远信”等词句,表达了对故人深深的思念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。整首词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是柳永词中的佳作。

复制

玉蝴蝶·望处雨收云断的赏析二
这首词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感伤。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析: “望处雨收云断,凭阑悄悄,目送秋光。”开篇三句,词人便描绘了一个雨收云散、独自凭栏远眺的秋日景象。雨后的天空清澈,词人静静地倚着栏杆,目送着秋日的阳光,这样的场景为整首词定下了寂寥和感伤的基调。 “晚景萧疏,堪动宋玉悲凉。”接着,词人进一步描绘了晚秋的萧瑟景象,这种景象足以引发像宋玉那样的文人墨客的悲凉之情。宋玉,战国时期的楚辞作家,以悲秋而著称。 “水风轻,蘋花渐老,月露冷、梧叶飘黄。”这几句词人继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秋日景色,水面上的微风轻轻吹过,水中的蘋花逐渐老去,月光下的露珠带着寒意,梧桐的叶子也开始飘落变黄。这些景象都充满了萧瑟和凄凉。 “遣情伤。故人何在,烟水茫茫。”词人的情感在此处达到了高潮,他因思念故人而感到深深的悲伤。然而,故人却不在身边,只留下了茫茫的烟水,让词人无处寻觅。 “难忘,文期酒会,几孤风月,屡变星霜。”这几句词人回忆起了与故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,他们曾一起吟诗作文,把酒言欢,然而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,只留下词人独自面对风月和星霜的变迁。 “海阔山遥,未知何处是潇湘。”词人感叹与故人之间的距离之远,海阔山遥,他不知道故人现在身在何方,是否还在他心心念念的潇湘之地。 “念双燕、难凭远信,指暮天、空识归航。”词人希望像双燕那样能够传递远方的信息,但现实却是无法凭借双燕来传递信息。他指着暮色中的天空,只能看到归航的船只,却无法看到故人的身影。 “黯相望。断鸿声里,立尽斜阳。”最后三句,词人描绘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场景:他独自站在斜阳下,听着断鸿的哀鸣,黯然神伤。他一直在等待,直到斜阳西下,但故人却始终没有出现。 整首词情感深沉,语言优美,充满了对故人离别的感伤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。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,同时也通过自然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,使整首词充满了艺术感染力。

复制

玉蝴蝶·望处雨收云断的赏析三
这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词,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凄凉景象,并抒发了作者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。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析: “望处雨收云断,凭阑悄悄,目送秋光。” 开篇三句便为读者呈现了一幅雨后的秋景图。雨后的天空云开雾散,词人凭栏远望,目送着秋日的光景。这里的“悄悄”二字,不仅描绘了环境的静谧,也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平静与寂寥。 “晚景萧疏,堪动宋玉悲凉。”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秋日的晚景,并借用了宋玉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悲凉之感。宋玉在《九辩》中有“悲哉秋之为气也,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”的名句,词人借用此意,表达了秋日萧疏的景色触动了自己内心的悲凉。 “水风轻,蘋花渐老,月露冷、梧叶飘黄。” 接下来四句,词人通过描绘水面的轻风、渐老的蘋花、月下的冷露和飘黄的梧叶,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凄凉气氛。这些景象都带有一种衰败和凋零的意味,与词人内心的悲凉之情相呼应。 “遣情伤。故人何在,烟水茫茫。” 词人在这三句中直接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。他感叹自己内心的伤感无法排遣,而故人又远在何方,只见一片烟水茫茫,无法寻觅。 下阕开始,“难忘,文期酒会,几孤风月,屡变星霜。” 词人回忆过去与故人共度的美好时光,那些文期酒会、共赏风月的日子如今已成为过去,时光荏苒,星霜屡变。这里的“几孤风月”和“屡变星霜”都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感慨。 “海阔山遥,未知何处是潇湘。” 这两句继续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。他感叹海阔山遥,不知故人现在何处,是否也在思念着自己。这里的“潇湘”是湖南的代称,也常用来指代远方或思念之地。 “念双燕、难凭远信,指暮天、空识归航。” 这两句词人借用了双燕和归航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。他感叹双燕难以传递远方的信息,自己只能在暮色中辨认出归航的船只,但那些船只并非故人所乘。 “黯相望。断鸿声里,立尽斜阳。” 最后三句,词人描绘了自己在断鸿声中黯然相望的情景。他站在斜阳下,望着远方,心中充满了对故人的思念和无奈。这里的“立尽斜阳”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,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执着。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日的凄凉景象和词人内心的悲凉之情,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。词人用细腻而深情的笔触,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景物之中,使整首词充满了感人的力量。

复制

译文

远望之处,雨停了,云散了,我静静地靠着栏杆,目送着秋天的景色。傍晚的景色凄凉、萧条,足以令人感到悲凉,如同宋玉一样。水面上的风吹拂着,蘋花渐渐凋谢,月光下的露水冷冽,梧桐树的叶子开始泛黄。这一切令人感到伤感,故人现在在哪里呢?水面上弥漫着雾气,一片茫茫。 难以忘怀,我们曾经一起参加文学聚会,一起饮酒作乐,如今却独自面对风月,岁月已经流逝。海阔山遥,不知道故人现在身在何处。思念成双的燕子,难以凭借远方的音信。望着傍晚的天空,只能空自辨认归来的船只。黯然地相望,在失群的鸿雁的叫声中,我久久地站立在夕阳下。

复制

完善

注释

望处:远望的地方。 雨收云断:雨停了,云散了。 凭阑:靠着栏杆。 悄悄:寂静无声。 目送秋光:目送着秋天的景色。 晚景:傍晚的景色。 萧疏:凄凉、萧条。 宋玉: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,以悲秋著称。 水风:水面上的风。 蘋花:一种水生植物。 月露:月光下的露水。 梧叶:梧桐树的叶子。 遣情伤:令人感到伤感。 烟水:水面上弥漫的雾气。 文期酒会:文学聚会。 孤风月:独自面对风月。 星霜:指岁月的流逝。 潇湘: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江,这里泛指远方。 双燕:成双的燕子。 远信:远方的音信。 归航:归来的船只。 黯相望:黯然地相望。 断鸿:失群的鸿雁。 斜阳:夕阳。

复制

完善

完善
*
邮箱:
*
完善建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