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夏绝句
宋代

陆游

纷纷红紫已成尘,布谷声中夏令新。

夹路桑麻行不尽,始知身是太平人。

复制

完善

初夏绝句-音频朗读

赏析

初夏绝句的赏析一
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乡村风光,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于乡村生活的喜爱。 “纷纷红紫已成尘”,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繁花似锦的景象已经逝去,花瓣纷纷落地,化为尘土。红紫代表春天的花朵,它们的凋零象征着季节的更迭,春天的离去。 “布谷声中夏令新”,随着春天的结束,夏天来临了。布谷鸟的叫声在耳边响起,这是夏天特有的声音,预示着新的季节的到来。夏令新,意味着夏天的开始,万物生长的新阶段。 “夹路桑麻行不尽”,这句诗描述了乡村道路两旁,桑树和麻田连绵不绝,一望无际。桑麻是乡村常见的农作物,它们的茂盛生长,象征着乡村的繁荣和富饶。同时,也表现了乡村道路的漫长和诗人行走的辛苦,但这样的辛苦在诗人看来,却是值得的,因为他享受这样的乡村风光。 “始知身是太平人”,这句诗是诗人的感慨之语。在欣赏了乡村的美景,体验了乡村的生活之后,诗人深感自己生活在太平盛世,这是他的幸运和福气。他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感到满足和幸福,对于这样的太平盛世充满了感恩和赞美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初夏时节的乡村风光为背景,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,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于乡村生活的喜爱。同时,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满足和幸福,以及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热爱。

复制

初夏绝句的赏析二
季节更替:“纷纷红紫已成尘”形容春天的百花已经凋谢,变成了尘埃,标志着春天的结束。 夏日新意:“布谷声中夏令新”通过布谷鸟的叫声,传达了夏天到来的消息,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。 田园风光:“夹路桑麻行不尽”描绘了道路两旁桑麻连绵不绝的景象,展现了初夏时节田园的生机勃勃。 内心感受:“始知身是太平人”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田园美景的过程中,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普通人,内心感到宁静和满足。

复制

初夏绝句的赏析三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夏日田园景象,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深深满足和感激。 “纷纷红紫已成尘”,这句诗开篇描绘了春天的结束,红紫的花朵已经凋零,化作尘土。这样的景象常常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,但在这里,诗人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感伤,反而以此为背景,衬托出接下来夏日景象的生机和活力。 “布谷声中夏令新”,随着布谷鸟的叫声,新的夏天来临了。布谷鸟是初夏时节的代表性鸟类,它们的叫声象征着夏天的到来和农忙的开始。这里,诗人以布谷鸟的叫声为夏天的标志,将读者带入了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夏日世界。 “夹路桑麻行不尽”,接着,诗人描绘了田野间的景象。道路两旁种满了桑树和麻,一眼望不到尽头。这种景象不仅展示了田园的广阔和富饶,也暗示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丰收在望的喜悦。在这里,诗人以“行不尽”的桑麻来象征太平盛世的繁荣和富饶。 “始知身是太平人”,最后,诗人发出了深深的感慨。他意识到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太平盛世中,享受着丰富的资源和安定的生活。这种感慨充满了对太平盛世的满足和感激,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信心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田园的繁荣景象,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深深满足和感激。同时,也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丰收在望的喜悦,展现了太平盛世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和安宁。

复制

译文

春天的百花已经凋谢,变成了尘埃,布谷鸟的叫声告诉我们夏天已经来临。道路两旁的桑麻作物绵延不断,走在路上,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普通人。

复制

完善

注释

红紫:指春天盛开的红花和紫花。 成尘:指花朵凋谢,变成尘埃。 布谷:一种鸟类,常在春夏之交鸣叫。 夏令:夏季。 夹路:道路两旁。 桑麻:桑树和麻,这里泛指农作物。 太平人: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。

复制

完善

完善
*
邮箱:
*
完善建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