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恋花·醉别西楼醒不记-音频朗读
赏析
蝶恋花·醉别西楼醒不记的赏析一
这是一首描绘离愁别绪的词,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。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物品,巧妙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
“醉别西楼醒不记。春梦秋云,聚散真容易。”这里,词人借酒消愁,然而醒来后却无法记清昨晚的别离情景。他用“春梦秋云”来形容人生的无常和聚散的易逝,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。
“斜月半窗还少睡。画屏闲展吴山翠。”斜月照进半窗,词人却难以入眠。他无聊地展开画屏,看着上面描绘的吴山的翠绿景色。这里的“斜月”和“画屏”都带有一种孤寂和冷清的氛围,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寂寞和不安。
“衣上酒痕诗里字。点点行行,总是凄凉意。”词人看到衣服上的酒痕和诗中的字迹,这些痕迹都让他回想起过去的点滴。然而,这些回忆都带有一种凄凉和悲伤,让他无法释怀。
“红烛自怜无好计。夜寒空替人垂泪。”最后,词人将视线转向红烛,看到它独自燃烧,无法改变什么,只能默默地替人垂泪。这里的红烛象征着词人的无助和无奈,他无法改变离别的现实,只能独自承受这份痛苦。
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物品,巧妙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词中的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让人感受到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和无奈。
蝶恋花·醉别西楼醒不记的赏析二
这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《临江仙·醉别西楼醒不记》,这首词通过对醉酒分别后的情景描写,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。
“醉别西楼醒不记。”在西楼醉酒分别后醒来,却已经记不清当时的情景。
“春梦秋云,聚散真容易。”春梦般美好,秋云般飘散,相聚和离别真是太容易了。
“斜月半窗还少睡。”斜照的月光洒在半扇窗户上,让人难以入睡。
“画屏闲展吴山翠。”画屏上随意展示着吴山的翠绿景色。
“衣上酒痕诗里字。”衣服上的酒痕和诗中的文字。
“点点行行,总是凄凉意。”点点滴滴,字里行间,都充满了凄凉和感伤。
“红烛自怜无好计。”红烛似乎在自怜,无法为主人分担忧愁。
“夜寒空替人垂泪。”寒冷的夜晚,仿佛是红烛在代替人流泪。
整首词通过对月光、画屏、酒痕、红烛等细节的描绘,营造了一种离别的哀愁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。晏几道的词风细腻而感伤,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,将词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蝶恋花·醉别西楼醒不记的赏析三
这首词以词人自身的生活体验为背景,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人事变迁的感慨。上片“醉别西楼醒不记”描绘了词人醉后离别西楼,醒来却记忆模糊的情景,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往昔的追忆。“春梦秋云,聚散真容易”用春天的梦和秋天的云比喻人世间的相聚与别离,都是那样轻易地发生和消逝。“斜月半窗还少睡”和“画屏闲展吴山翠”则描绘了深夜时分,月光斜照窗前,词人难以入睡,而床边的画屏上展示着吴山的青翠景色,增添了一份静谧的美感。
下片“衣上酒痕诗里字”通过衣服上的酒渍和诗篇里的文字,勾起了词人对往事的记忆。“点点行行,总是凄凉意”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回忆中充满了凄凉之情。最后“红烛自怜无好计,夜寒空替人垂泪”通过红烛的自怜和夜晚寒冷中空自流泪,形象地传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。
译文
醉后告别了西楼,醒来却什么也记不得。春天的梦,秋天的云,人的聚散离合真的很容易。斜照的月光透过窗户,我还是缺少一些睡眠。床边的画屏闲散地展示着吴山的青翠。
衣服上的酒痕和诗中的字迹,点点滴滴,行行相续,总是让人感到凄凉。红色的烛火自己也感到可怜,没有办法,夜晚的寒冷中,它空自替人流下了眼泪。
注释
西楼:古代常指女子的居所,这里可能指词人与爱人分别的地方。
春梦秋云:春梦,指美好的梦境;秋云,秋天的云彩,这里比喻美好而短暂的事物。
聚散:团聚和分离。
斜月:斜挂的月亮。
画屏:装饰有图画的屏风。
吴山:指江南的山,这里可能指词人或爱人的故乡。
衣上酒痕:衣服上的酒渍。
红烛:红色的蜡烛,常用于古代的室内照明。
自怜:自我怜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