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哀
其他

曹植

明月照高楼,流光正徘徊。

上有愁思妇,悲叹有余哀。

借问叹者谁,言是宕子妻。

君行逾十年,孤妾常独栖。

君若清路尘,妾若浊水泥。

浮沉各异势,会合何时谐?

愿为西南风,长逝入君怀。

君怀良不开,贱妾当何依。

复制

完善

七哀-音频朗读

赏析

七哀的赏析一
这首诗通过明月照耀高楼的景象,引出了一位孤独的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深深思念。诗中的“明月”和“流光”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,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妻子的孤独。诗中的妻子将自己比作“浊水泥”,而丈夫则是“清路尘”,形象地表达了两人地位的悬殊和相聚的困难。最后,她的愿望化作西南风,希望能吹进丈夫的怀抱,但丈夫的怀抱并不为她敞开,这种无奈和悲哀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。

复制

七哀的赏析二
《七哀》这首诗以明月为背景,通过高楼上的愁思妇的悲叹,展现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无望。诗中的“浮沉各异势”和“会合何时谐”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等级和个人命运的不公,以及这种不公给个人带来的痛苦。诗的结尾,妻子的愿望无法实现,她的依靠无处可寻,这种悲剧性的结局让人深感同情。

复制

七哀的赏析三
这首诗通过对比“清路尘”和“浊水泥”的意象,巧妙地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对自身地位的无奈。诗中的妻子虽然渴望与丈夫团聚,但她清楚地意识到两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异,这种差异如同天地之别,使得她的希望变得遥不可及。诗的结尾,她的愿望化作西南风,却无法进入丈夫的怀抱,这种无力感和绝望感,使得这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强烈。

复制

译文

明亮的月光照在高楼上,月光在楼上徘徊。楼上有一位忧愁的妇女,她悲伤地叹息着,叹息中充满了未尽的悲伤。我问她是谁在叹息,她告诉我她是远行者的妻。她的丈夫已经离开超过十年,她常常独自一人居住。她说,如果丈夫是路上的尘土,那么她就像泥水中的浊泥。他们的地位不同,何时才能和谐地相聚?她希望化作西南风,永远地吹进丈夫的怀抱。但丈夫的怀抱并不为她敞开,她这个卑微的妻子还能依靠什么?

复制

完善

注释

明月:明亮的月亮。 照:照耀。 高楼:高大的楼台。 流光:流动的光辉,指月光。 徘徊:来回移动,这里指月光在高楼上移动。 愁思妇:忧愁思念的妇女。 悲叹:悲伤地叹息。 余哀:未尽的悲伤。 借问:请问。 叹者:叹息的人。 言是:说是。 宕子妻:宕子,指远行的人,这里指丈夫;妻,妻子。 君行:你离开。 逾:超过。 孤妾:孤独的妻子。 常独栖:常常独自一人居住。 君若:你如果。 清路尘:比喻丈夫的高洁。 妾若:我如果。 浊水泥:比喻妻子的低微。 浮沉:比喻地位的高低。 各异势:各自不同的地位。 会合:相聚。 何时谐:何时能够和谐。 愿为:愿化作。 西南风:古代认为风从西南来,可以带着思念之情。 长逝:永远离去。 入君怀:进入你的怀抱。 君怀良不开:你的怀抱并不为我敞开。 贱妾:自谦的说法,指自己。 当何依:应当依靠什么。

复制

完善

完善
*
邮箱:
*
完善建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