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
唐代

杜牧

日暖泥融雪半消,行人芳草马声骄。

九华山路云遮寺,清弋江村柳拂桥。

君意如鸿高的的,我心悬旆正摇摇。

同来不得同归去,故国逢春一寂寥!

复制

完善

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-音频朗读

赏析

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的赏析一
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《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》。这首诗通过对初春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和对故国春光的怀念。 首句“日暖泥融雪半消”,描绘了春天阳光温暖,雪开始融化,泥地变得泥泞。这里的“日暖”和“泥融雪半消”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。 次句“行人芳草马声骄”,描述了春天里行人走在长满芳草的路上,马儿欢快地奔跑,发出骄傲的叫声。这里的“芳草”和“马声骄”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。 第三句“九华山路云遮寺”,描写了九华山的山路上,云雾缭绕,寺庙时隐时现。这里的“云遮寺”形象地表现了山中的宁静和神秘。 第四句“清弋江村柳拂桥”,描述了清弋江边的小村庄,春风吹拂着柳树,轻轻拂过小桥。这里的“柳拂桥”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温柔。 第五句“君意如鸿高的的”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惋惜。这里的“君意如鸿”比喻友人离去的心意,“高的的”表示远走高飞。 第六句“我心悬旆正摇摇”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牵挂和不安。这里的“我心悬旆”比喻诗人的心情悬挂不定,“正摇摇”表示心情动荡。 最后两句“同来不得同归去,故国逢春一寂寥”,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一同离开却不能一同归来的遗憾,以及对故国春天孤独的怀念。这里的“同来不得同归去”表示与友人一同离开却不能一同回来,“故国逢春一寂寥”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国春天的孤独感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和对故国春光的怀念。诗中的“日暖泥融雪半消”和“行人芳草马声骄”描绘了春天的生机,“九华山路云遮寺”和“清弋江村柳拂桥”则展现了山中的宁静和村庄的温柔。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情的情感,展现了杜牧作为唐代杰出诗人的艺术成就。

复制

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的赏析二
首联“日暖泥融雪半消,行人芳草马声骄”,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初冬时节雪后初晴的景象。阳光温暖,雪开始融化,泥土变得柔软湿润。路上的行人踏着芳草,马蹄声清脆悦耳。然而,这看似宁静美好的画面背后,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不安。 颔联“九华山路云遮寺,清弋江村柳拂桥”,诗人进一步展开对周围环境的描绘。九华山路上的寺庙被云雾遮挡,显得若隐若现;清弋江畔的村庄里,柳树轻轻拂过桥梁。这些景色虽然美丽,但诗人却通过“云遮”、“柳拂”等词语,暗示出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留恋。 颈联“君意如鸿高的的,我心悬旆正摇摇”,诗人开始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。他比喻友人的意志像鸿雁一样高远,而自己的心情却像悬挂在风中的旗帜一样摇摆不定。这里,“君意”与“我心”形成鲜明对比,凸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。 尾联“同来不得同归去,故国逢春一寂寥”,诗人以深沉的感慨结束全诗。他与友人一同来到这里,却不能一同离去。面对故国的春天,他感到无比的寂寥和失落。这里的“寂寥”二字,既是对诗人当前心境的准确描绘,也是对整首诗情感基调的总结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冬时节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、对过去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。诗中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相互映衬,形成了一幅幅生动而深刻的画面,令人感慨不已。

复制

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的赏析三
《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》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律诗,此诗在写景上很成功,从中可以领略到古代诗词中写景的种种妙用。诗人不仅以简练的笔触勾勒了离别时的环境,渲染了气氛,更以雄壮的气势抒发了他的志向与情感。 首联“日暖泥融雪半消,行人芳草马声骄”,开篇即点明时节和送别的环境。阳光温暖,积雪消融,泥泞的道路和生机勃勃的芳草,构成了一幅初春送别的图景。马声洪亮,催促着行人上路,这既是对裴坦即将启程的描绘,也寓含着诗人对他的期待和祝福。 颔联“九华山路云遮寺,清弋江村柳拂桥”,进一步描绘送别途中的景色。九华山路云雾缭绕,寺庙若隐若现,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幽远。清弋江畔,春风杨柳,轻轻拂过桥面,景色优美而宁静。这些景色不仅为送别增添了诗意,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。 颈联“君意如鸿高的的,我心悬旆正摇摇”,诗人以鸿雁比喻裴坦的志向高远,鲜明而坚定。而诗人自己的心情却像悬挂在空中的旗帜一样空虚和摇曳不定,这既表达了对裴坦的赞赏和祝福,也流露出了自己内心的迷茫和不安。 尾联“同来不得同归去,故国逢春一寂寥”,诗人感叹与裴坦一同来到宣州,却不能一同归去。在春光明媚的时节,诗人独自回到京城,将会感到无比的寂寥和孤独。这既是对离别的伤感,也是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。 整首诗情感深沉,意境开阔,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祝福,也体现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和志向。杜牧的这首诗,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成为古代送别诗中的佳作。

复制

译文

阳光温暖,雪开始慢慢融化,泥土变得柔软湿润。路上的行人踏着芳草,马蹄声清脆悦耳。九华山路上的寺庙被云雾遮挡,若隐若现;清弋江畔的村庄里,柳树轻轻拂过桥梁。你的意志高远如鸿雁,飞翔在广阔的天空;而我的心情却像悬挂在风中的旗帜,摇摆不定。我们曾一同来到这里,但现在却不能一同离去。面对故国的春天,我感到无比的寂寥和失落。

复制

完善

注释

泥融:泥土变得柔软湿润。 九华山:位于中国安徽省的一座名山。 清弋江:流经安徽芜湖的一条江。 的的:鲜明的样子。 悬旆:悬挂的旗帜。 寂寥:形容心境空旷,无人相伴的寂寞冷清。

复制

完善

完善
*
邮箱:
*
完善建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