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陵春·春晚

风住尘香花已尽,日晚倦梳头。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。

闻说双溪春尚好,也拟泛轻舟。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

复制

完善

武陵春·春晚-音频朗读

赏析

武陵春·春晚的赏析一
这首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,作于词人独居金华时期。词人借暮春之景,写出了自己的愁苦与悲戚。全词情深词浅,含蓄蕴藉,充满了“物是人非事事休”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。 上片首二句是环境描绘,情调悲凉,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。两句写晚春景物,而景物映出的是词人凄苦的心境:风狂花尽,日暮倦梳头。景物描写之下,抒写出词人的悲苦忧愁,万事皆休。“物是人非事事休”,这是一句极其悲慨的感慨,看到眼前事物,想到过去的日子,不禁悲从中来,只觉得事事皆非,事事皆休。末句“欲语泪先流”,写得鲜明而又深刻。这里李清照写泪,先以“欲语”作为铺垫,然后让泪夺眶而出,简单五个字,下语看似平易,用意却无比精深,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,感人肺腑、动人心弦。 下片则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。词人想到春光明媚、百花盛开的双溪,打算去那里泛舟游玩,散散心。然而,转而一想,只怕由于自己忧愁过重,小舟都载不动了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词人在艺术构思上是极为巧妙的。她借助于丰富的想象,运用大胆的夸张手法,把“愁”物质化了,可以放在船上载走。从全词来看,它的构思是精巧的,而词句的表达也是细腻生动的,艺术概括力很强,是李清照后期词中的佳作。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,特别是比喻。诗歌中用比喻,是常见的现象;然而要用得新颖,却非常不易。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,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,饶有新意,饶有情趣。这首词里,李清照说:“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”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“愁”,但她自铸新辞,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,不着痕迹。读者说它自然妥帖,是因为它承上句“轻舟”而来,而“轻舟”又是承“双溪”而来,寓情于景,浑然天成,构成了完整的意境。

复制

武陵春·春晚的赏析二
上阕以“风住尘香花已尽”开篇,描绘了春末时节,风停后尘土中仍带有花香,但花儿已经凋谢的景象,传达了一种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哀愁。“日晚倦梳头”表现了词人因心情忧郁而感到疲倦,连日常的梳妆都提不起劲。“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”通过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欲言又止的描写,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无奈。 下阕“闻说双溪春尚好,也拟泛轻舟”通过对双溪春天景色的听闻和自己想要泛舟的愿望,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美景的向往和对户外活动的渴望。“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”则通过担心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忧愁,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沉重的伤感和对往昔的深切思念。

复制

武陵春·春晚的赏析三
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,反映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以及内心的痛苦之情。 上片“风住尘香花已尽,日晚倦梳头”两句,描绘了一幅萧条寂寥的景象,暗喻词人生活的困顿和心情的沉重。“风住尘香”写风停后落花满地,尘土也带有落花的气息,写出了词人内心的伤感;“日晚倦梳头”则写词人因孤独和疲惫而懒得梳妆,进一步展现了她的凄凉心境。 “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”两句,进一步抒发了词人的伤感之情。“物是人非”表达了词人对于时光流转、物是人非的感慨;“事事休”则暗示了词人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,使得她感到心力交瘁;“欲语泪先流”更是将词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。 下片“闻说双溪春尚好,也拟泛轻舟”两句,词人试图通过游玩来排遣内心的苦闷,展现了她对于生活的渴望和向往。“闻说双溪春尚好”写词人听闻双溪春色尚好,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游玩的兴致;“也拟泛轻舟”则写词人打算乘坐小船去游玩,试图以此来消解内心的忧愁。 然而,“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”两句,却揭示了词人内心的沉重和无法排遣的忧愁。“只恐”二字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担忧和不安;“双溪舴艋舟”写词人乘坐的小船,暗示了她生活的狭小和局促;“载不动许多愁”则运用形象的比喻,将词人内心的忧愁比作沉重的负担,使得小船都无法承载,进一步突出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助。 整首词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通过描绘词人晚年的生活境况和内心的痛苦之情,展现了词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于生活的深深热爱。

复制

译文

风停了,尘土中还带有花的香气,但花儿已经凋谢。太阳即将落山,我也懒得去梳头。周围的一切依旧,只是人已不在,一切美好都已成为过去,想要说些什么,眼泪却先流了下来。 听说双溪的春景依然美丽,我也打算去划一叶轻舟。只是担心那小小的舴艋舟,承载不了我心中沉重的忧愁。

复制

完善

注释

物是人非:指环境依旧,人事已变。 事事休:一切事情都已经结束。 舴艋:一种小船。 载不动:承载不了

复制

完善

完善
*
邮箱:
*
完善建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