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绛唇·闺思

寂寞深闺,柔肠一寸愁千缕。惜春春去,几点催花雨。

倚遍阑干,只是无情绪。人何处,连天衰草,望断归来路。

复制

完善

点绛唇·闺思-音频朗读

赏析

点绛唇·闺思的赏析一
这是一首典型的婉约派词,表达了词人深深的寂寞和无尽的愁绪。 “寂寞深闺,柔肠一寸愁千缕。”开篇两句就直抒胸臆,描绘了词人深居闺房,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寂寞和愁绪。这“柔肠一寸”仿佛可以容纳“愁千缕”,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。 “惜春春去,几点催花雨。”这里,词人借春天的逝去和雨水的催花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哀怨。春天的离去意味着美好时光的消逝,而雨水的催花则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残酷。词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迷茫。 “倚遍阑干,只是无情绪。”词人倚遍阑干,眺望远方,但心中却毫无情绪。这里的“无情绪”并不是指词人没有情感,而是指她的情感已经深深地埋藏在心底,无法表达出来。这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,让人感同身受。 “人何处,连天衰草,望断归来路。”最后三句,词人将自己的视线投向远方,试图寻找那个让自己思念的人。但是,她只看到了连天的衰草,和那条望断归来的路。这里的“连天衰草”和“望断归来路”都象征着词人深深的绝望和无奈。她知道自己可能再也找不到那个人了,但她仍然无法放弃对他的思念和期待。 整首词情感深沉,意境幽远,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,表达了词人深深的寂寞和无尽的愁绪。同时,也展现了她对美好时光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迷茫。这首词充满了婉约之美,让人回味无穷。

复制

点绛唇·闺思的赏析二
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位女子在深闺中的孤独与愁绪,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。 首句“寂寞深闺”直接点明了女子所处的环境和内心的孤独,为整首词的情感基调。 “柔肠一寸愁千缕”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女子内心的愁苦,即使是一点点的愁绪,也如同千丝万缕一般绵长。 “惜春春去,几点催花雨”表达了女子对春天的留恋,但春天还是无情地离去了,留下的只有几场催花雨,增添了一种凄凉的美感。 “倚遍阑干,只是无情绪”描绘了女子倚靠在栏杆上,却提不起任何兴致,进一步强调了她的孤独和无聊。 “人何处,连天衰草,望断归来路”最后以远望的场景结束,女子望眼欲穿地寻找爱人的踪迹,但只见到连天的衰草,归来的路也被阻断了,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无望。

复制

点绛唇·闺思的赏析三
这是一首描绘女子深深寂寞与思念之情的词。 “寂寞深闺,柔肠一寸愁千缕。”首句便点明了女子身处深闺的孤独和内心的愁苦。她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愁绪,仿佛每一寸柔肠都被无尽的忧愁所缠绕。 “惜春春去,几点催花雨。”这两句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,以及那几点打在花朵上的雨滴,似乎在催促着花朵的凋零。这不仅是对春天逝去的惋惜,更是对时光流逝、人生无常的感慨。 “倚遍阑干,只是无情绪。”女子倚遍阑干,却仍然无法排解内心的孤独和愁苦。她望着远方,但心中却充满了迷茫和无助,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。 “人何处,连天衰草,望断归来路。”最后三句,女子的思念之情达到了顶点。她心中的人究竟在何处?她望着远方那连天的衰草,仿佛看到了他离去的背影,但却始终望不到他归来的路。这种深深的思念和无奈,让人不禁为之心酸。 整首词情感深沉,意境幽远。作者通过描绘女子的内心世界和外在景象,将她的孤独、愁苦和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同时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限制,以及她们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。

复制

译文

在孤独的深闺中,我感到柔肠寸断,愁绪万千。我惋惜春天的离去,只有几场春雨在催促着花儿凋谢。 我倚靠在栏杆上,却没有任何心情。不知道心上人在何处,我望着那连天的衰草,直到看不见他归来的路。

复制

完善

注释

寂寞深闺:形容女子孤独地居住在内室。 柔肠:指女子纤细、柔弱的内心。 一寸愁千缕:形容愁绪如丝,纷繁复杂。 惜春春去:惋惜春天的离去。 催花雨:春雨,能够促使花朵开放。 倚遍阑干:形容女子倚靠在栏杆上,心情沉重。 情绪:心情,情绪。 人何处:指远方的亲人在哪里。 连天衰草:形容草地连天,显得荒凉。 望断归来路:形容望眼欲穿,期待亲人归来。

复制

完善

完善
*
邮箱:
*
完善建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