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题·重帏深下莫愁堂-音频朗读
赏析
无题·重帏深下莫愁堂的赏析一
“重帏深下莫愁堂,卧后清宵细细长。”
在厚重的帏幕下,莫愁堂显得更加幽深,躺在床上,长夜漫漫,时间过得非常缓慢。这里的“重帏深下莫愁堂”描绘了女子孤独的环境,“卧后清宵细细长”则反映了女子在长夜中的相思之苦。
“神女生涯原是梦,小姑居处本无郎。”
神仙般的女子生活原本就像梦一样,年轻的女子住处本来就没有郎君。这里的“神女生涯原是梦”比喻了女子的生活如梦似幻,“小姑居处本无郎”则反映了女子的孤独和寂寞。
“风波不信菱枝弱,月露谁教桂叶香。”
风波不相信菱枝的柔弱,月露又有谁教导桂叶的芬芳。这里的“风波不信菱枝弱”比喻了女子在爱情中的坚强,“月露谁教桂叶香”则反映了女子在爱情中的独立。
“直道相思了无益,未妨惆怅是清狂。”
尽管相思之情没有任何益处,但不妨碍我因为这份相思而感到惆怅,这种惆怅也是一种清狂。这里的“直道相思了无益”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,“未妨惆怅是清狂”则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。
整首诗通过对女子相思之情的描写,以及对爱情执着和命运感慨的表达,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现实命运的无奈。诗中的“神女生涯原是梦,小姑居处本无郎”和“直道相思了无益,未妨惆怅是清狂”两句,特别生动地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诗人的感慨。
无题·重帏深下莫愁堂的赏析二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无题·重帏深下莫愁堂》。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相思之情,以及对于爱情和人生的无奈和感慨。
首联“重帏深下莫愁堂,卧后清宵细细长”,以“重帏”、“深下”的幽暗环境,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。而“卧后清宵细细长”则进一步描绘出长夜漫漫,诗人无法入眠的情境,流露出深深的相思之苦。
颔联“神女生涯原是梦,小姑居处本无郎”,借用了神女和小姑的典故,暗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失望。神女和小姑都是传说中的美丽女子,但她们的生涯却充满了无奈和遗憾,暗示了诗人的爱情也如同梦境一般,虚幻而不切实际。
颈联“风波不信菱枝弱,月露谁教桂叶香”,用菱枝和桂叶的比喻,表达了诗人在爱情中的坚韧和无奈。菱枝虽然柔弱,但却不惧风波;桂叶虽然芬芳,但却并非月露所教。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在爱情中的坚韧不拔,同时也流露出对爱情的无奈和感慨。
尾联“直道相思了无益,未妨惆怅是清狂”,直抒胸臆,表达了诗人对相思之情的深刻理解和无奈接受。诗人明白相思之情虽然无益,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,宁愿惆怅地沉浸在这种情感之中,表现出一种清狂的态度。
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,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深深相思和无奈感慨,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清狂。这种情感深沉而真挚,让人深感诗人的内心世界之丰富和复杂。
无题·重帏深下莫愁堂的赏析三
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闺房和夜晚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首联“重帏深下莫愁堂,卧后清宵细细长”写女子的闺房被重重帘幕遮掩,夜晚显得格外漫长。颔联“神女生涯原是梦,小姑居处本无郎”用巫山神女和小姑的典故,比喻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。颈联“风波不信菱枝弱,月露谁教桂叶香”通过菱枝和桂叶的比喻,表达了女子的柔弱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。尾联“直道相思了无益,未妨惆怅是清狂”直抒胸臆,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切思念,即使知道相思无益,也难以抑制内心的忧伤和惆怅。
译文
重重帘幕遮掩着女子的闺房,夜晚显得格外漫长。
巫山神女的生活终究是梦,未婚女子的居处本没有情郎。
生活中的困难不相信女子的柔弱,月光下的露水让桂花飘香。
坦率地说,相思完全无益,但内心的忧伤和惆怅却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狂放不羁。
注释
重帏:重重帘幕。
莫愁堂:指女子的闺房。
清宵:清静的夜晚。
细细长:形容夜晚漫长。
神女:指巫山神女,传说中的美丽仙女。
生涯:生活。
原是梦:终究是梦,指美好的愿望终究难以实现。
小姑:指未婚的女子。
居处:居住的地方。
风波:指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。
菱枝:菱角的枝茎,比喻女子的柔弱。
月露:月光下的露水。
桂叶:桂花的叶子。
直道:坦率地说。
相思:相互思念。
了无益:完全没有好处。
未妨:不妨。
惆怅:因思念而感到忧伤。
清狂:指一种超脱世俗的狂放不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