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阳曲·江天暮雪-音频朗读
赏析
寿阳曲·江天暮雪的赏析一
这首元曲《寿阳曲·江天暮雪》是元代著名诗人马致远所作,描绘了一幅江天暮雪的美景,以及其中一位钓鱼人的身影。
“天将暮,雪乱舞,半梅花半飘柳絮。”这三句描绘了天色将晚,雪花纷飞,那纷飞的雪花像盛开的梅花又像飘飞的柳絮。这种描绘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雪花的美丽,也营造了一种朦胧、淡雅的氛围。
“江上晚来堪画处,钓鱼人一蓑归去。”这两句则将焦点转向了江面上的晚景和一位钓鱼人。江上晚景如画,一位披着蓑衣的渔翁正划着小船归去。这里的“堪画处”表达了作者对江天暮雪美景的赞美,同时也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那位归去的钓鱼人,他的身影在雪景中显得尤为孤独和寂寥。
这首元曲以简洁的笔触,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江天暮雪图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。通过对江上晚景和钓鱼人的描绘,营造出一种静谧、淡雅的意境,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、回归自然的美好情感。
寿阳曲·江天暮雪的赏析二
在这首诗中,以“天将暮,雪乱舞”开篇,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,大雪纷飞的景象,乱舞形容雪花的无序和动态美。“半梅花半飘柳絮”则用梅花和柳絮来比喻雪花,梅花傲雪而开,柳絮轻盈飘扬,两者都是春天的意象,用在这里形容雪花,既表现了雪花的美丽,也增添了一种春天的气息。
“江上晚来堪画处”表达了诗人对江上晚景的赞美,认为这样的景色美得如同一幅画。“钓鱼人一蓑归去”则描绘了一位钓鱼人穿着蓑衣,结束一天的垂钓,归家的情景,蓑衣是古代用草编织的雨衣,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。
寿阳曲·江天暮雪的赏析三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冬日傍晚景象。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读:
“天将暮,雪乱舞”:天空渐渐暗下来,预示着夜幕的降临。此时,雪花纷纷扬扬,像跳舞一样在空中乱舞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活力的氛围。
“半梅花半飘柳絮”:这里的“半梅花”可能是指梅花和雪花的混合景象,因为雪花和梅花在颜色和形状上有些相似,特别是在冬季的傍晚,当光线柔和时,两者更容易混淆。而“飘柳絮”则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,如同春天里飘扬的柳絮。这句话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,将雪花和梅花的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“江上晚来堪画处”:这句话将读者的视线从陆地引向江面。傍晚的江面,因为雪花的飘落而显得更加宁静和美丽。这种景象简直就像一幅画,令人陶醉。
“钓鱼人一蓑归去”:在这美丽的江景中,一位钓鱼人穿着蓑衣,悠然自得地归去。他的身影与江景、雪景、梅花融为一体,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。这位钓鱼人不仅是画面的点缀,更是作者情感的寄托。他代表了那种超脱世俗、追求自然和宁静的人生态度。
整首词通过描绘冬日傍晚的江景和钓鱼人的形象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。同时,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淡泊和超脱。
译文
天色即将变暗,大雪纷飞,那雪花如同梅花般绽放,又如同柳絮般飘扬。江上的晚景美丽得如同一幅画,钓鱼的人穿着一件蓑衣,结束了一天的垂钓,归家而去。
注释
天将暮:天色即将变暗,指傍晚时分。
雪乱舞: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。
半梅花半飘柳絮:用梅花和柳絮来比喻雪花。
堪画处:形容景色美丽,值得入画。
钓鱼人:指垂钓的人。
一蓑:一件蓑衣。
归去:回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