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五首·其二-音频朗读
赏析
春日五首·其二的赏析一
这首诗是北宋诗人秦观的《春日》。这首诗描绘了春雨过后,庭院中的景色,以及作者对春天微妙情感的细腻捕捉。
“一夕轻雷落万丝”,这句诗开篇即描绘了一场春雨的情景。轻雷之后,细雨如丝,纷纷扬扬地落下,给人带来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。
“霁光浮瓦碧参差”,第二句描述了雨后的景象。阳光穿透云层,洒在屋顶的瓦片上,反射出碧绿的光泽,显得参差错落,富有美感。这里的“霁光”指的是雨后的阳光,给人带来希望和温暖。
“有情芍药含春泪”,第三句转而描绘庭院中的芍药。芍药花含着露珠,仿佛含着春天的泪水,显得格外有情。这里的“春泪”不仅是对芍药露珠的生动描绘,也寓意着春天带给人们的感动和喜悦。
“无力蔷薇卧晓枝”,最后一句则是对蔷薇的描绘。经过一夜的春雨,蔷薇花显得有些无力,静静地躺在早晨的枝条上。这里的“无力”并不是指蔷薇真的无力,而是形容它经过雨水的滋润后,显得更加娇柔妩媚。
整首诗通过描绘春雨后的庭院景色,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。同时,作者也通过芍药和蔷薇的描绘,表达了对春天细腻而深情的感受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读来令人陶醉。
春日五首·其二的赏析二
这首诗以春天的细雨和花卉为线索,上片“一夕轻雷落万丝,霁光浮瓦碧参差。”描绘了春夜一场细雨过后,清晨阳光照在湿润的瓦片上,反射出碧绿的光芒,瓦片上的光影参差不齐,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雨后清晨的宁静美景。
“有情芍药含春泪,无力蔷薇卧晓枝。”则通过对花卉的描写,赋予了芍药和蔷薇以情感和生命。芍药含着雨滴,如同含着泪珠,蔷薇在晨风中轻轻摇曳,仿佛无力地躺在枝头,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花卉的形态,更通过拟人化的手法,表现了春天花卉的娇美和生命力。
春日五首·其二的赏析三
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《春日》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释:
“一夕轻雷落万丝,霁光浮瓦碧参差。” 这两句描绘的是春日的清晨,一场细雨刚刚结束,天空中的雷声也渐渐远去。雨水滋润了大地,使得万物都显得生机勃勃。雨后的阳光照在屋顶的瓦片上,光线反射出碧绿色,错落有致,美不胜收。这里的“轻雷”和“万丝”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,而“霁光浮瓦”则展现了雨后阳光的美好。
“有情芍药含春泪,无力蔷薇卧晓枝。” 这两句则更加细腻地描绘了雨后花儿的情态。芍药花瓣上挂着雨滴,仿佛是含着春天的眼泪,更显得楚楚动人。而蔷薇花则在雨后的清晨无力地躺在枝头,宛如一个疲倦的美人。这里的“有情”和“无力”都是对花儿情感的描绘,使得花儿仿佛有了生命,更加生动。
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清晨,通过雨后的景象和花儿的情态,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好。同时,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、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充满了诗意。
译文
一夜之间,轻柔的雷声伴随着无数的雨丝落下,雨后初晴的阳光照在瓦片上,反射出碧绿的光芒,瓦片上的光影参差不齐。芍药花含着雨滴,仿佛在含着春天的泪水,蔷薇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,仿佛无力地躺在枝头。
注释
万丝:指细雨,形容雨丝如丝般细密。
霁光:指雨后初晴的阳光。
浮瓦:指阳光照在瓦片上。
碧参差:形容瓦片上的光影参差不齐。
有情:指富有情感。
芍药:一种花卉,又称“花中宰相”。
春泪:指雨滴,形容雨滴如同春天的泪水。
无力:指柔弱的样子。
蔷薇:一种花卉,以其蔓生和多刺的特点著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