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香子·过七里濑-音频朗读
赏析
行香子·过七里濑的赏析一
这首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,题为《行香子·过七里濑》。词中,苏轼以清新的笔触,描绘了七里濑的优美景色,并借此抒发了对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感悟。
上片,苏轼首先以“一叶舟轻,双桨鸿惊”开篇,描绘了自己乘坐的小舟在江面上轻盈前行的情景。接着,“水天清、影湛波平”两句,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,勾勒出水天相接、波平如镜的开阔景象。随后,“鱼翻藻鉴,鹭点烟汀”两句,词人通过细腻的观察,捕捉到了鱼儿在水中翻跃、白鹭在烟波中栖息的动态画面,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活力。最后,“过沙溪急,霜溪冷,月溪明”三句,词人通过对不同时间、不同状态下的溪流进行描绘,进一步展现了七里濑的丰富多样和变幻莫测。
下片,苏轼的笔触转向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。“重重似画,曲曲如屏”两句,词人赞美七里濑的景色如画如屏,美不胜收。接着,“算当年、虚老严陵”一句,词人提到了严陵,这位历史上的隐士,他选择了隐居垂钓,远离尘世纷争。然而,词人却认为严陵的一生是“虚老”,因为他在隐居中错过了许多人生的精彩和丰富。这种看法体现了苏轼对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,他认为人生应该积极面对现实,追求真实和丰富的生活体验。最后,“君臣一梦,今古空名。但远山长,云山乱,晓山青”几句,词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。他认为历史上的君臣纷争、名利争斗都如同一场梦境,最终都会化为虚无。而真正永恒的,是那远山长存、云山变幻、晓山青翠的自然景色。这种对自然和永恒的赞美,体现了苏轼超脱尘世、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。
整首词情感深沉而内敛,语言优美而生动。苏轼通过描绘七里濑的优美景色和对历史人生的思考,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。他既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,又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反思和超脱态度。这种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关注,使得这首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。
行香子·过七里濑的赏析二
这首词是苏轼在经过严子陵钓台时所作,表达了词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。上片写景,通过舟行水上的视角,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。下片转入议论,通过对严子陵的追忆,抒发了对名利虚无的感慨,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。
行香子·过七里濑的赏析三
这首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,题为《行香子·过七里濑》。词中,苏轼以生动的笔触,描绘了七里濑的优美景色,并借景抒情,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感悟。
上片,苏轼以“一叶舟轻,双桨鸿惊”开篇,描绘了自己乘坐的小舟轻盈前行,双桨划水时惊起了水鸟。接着,“水天清、影湛波平”两句,进一步描绘了水天相接的清澈景象,以及水面上波光粼粼的平静。随后,“鱼翻藻鉴,鹭点烟汀”两句,通过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鱼儿在水中翻跃、鹭鸟在烟汀上栖息的画面。最后,“过沙溪急,霜溪冷,月溪明”三句,以简洁的语言,概括了舟行过程中的不同景色和感受,既有急流险滩的惊险,也有霜冷月明的宁静。
下片,苏轼的笔触转向了对历史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。“重重似画,曲曲如屏”两句,以画屏为喻,形容七里濑的山水之美如同画卷一般。接着,“算当年、虚老严陵”一句,借用了严子陵的典故,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超脱。随后,“君臣一梦,今古空名”两句,进一步阐述了历史人物的功业和名声都是过眼云烟,最终都会化为虚无。最后,“但远山长,云山乱,晓山青”三句,以远山为结,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也是对人生哲理的寄托。远山长存,云山变幻,晓山青翠,这些自然的景象都在默默地诉说着人生的真谛。
整首词情感深沉而内敛,语言优美而生动。苏轼通过描绘七里濑的优美景色和借景抒情的手法,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。他以自然景色为媒介,将人生的哲理和感悟融入其中,使得整首词既具有艺术价值,又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。同时,苏轼的豁达和超脱精神也在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,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独特魅力和风范。
译文
一只轻巧的小船,双桨划动,轻盈如同惊飞的鸿雁。水面和天空一样清澈,倒影清晰,波澜不惊。鱼儿在水藻中翻动,如同明镜;鹭鸟在雾气缭绕的水边栖息。船儿快速地渡过沙溪,霜冻后的溪水显得冷冽,月光下的溪水明亮。
两岸的山峦层层叠叠,如同画卷;曲折蜿蜒,如同屏风。回想当年,严子陵在此垂钓,虚度了年华。无论是君是臣,都如同一梦;古今留名,终究是空。只有远处的山峦连绵,云雾缭绕的山峦错落,清晨的山色青翠。
注释
一叶舟轻:形容小船轻巧。
双桨鸿惊:形容划桨的动作轻盈,如同惊飞的鸿雁。
水天清:水天一色,清澈透明。
影湛波平:水中的倒影清晰,水面平静。
鱼翻藻鉴:鱼儿在水藻中翻动,如同镜子一般。
鹭点烟汀:鹭鸟在雾气缭绕的水边栖息。
过沙溪急:船过沙溪,水流湍急。
霜溪冷:霜降后的溪水显得格外清冷。
月溪明:月光下的溪水明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