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乡子·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
宋代

苏轼

霜降水痕收。浅碧鳞鳞露远洲。酒力渐消风力软,飕飕。破帽多情却恋头。

佳节若为酬。但把清尊断送秋。万事到头都是梦,休休。明日黄花蝶也愁。

复制

完善

南乡子·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-音频朗读

赏析

南乡子·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的赏析一
这首词以重阳节为背景,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饮酒活动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如梦的感慨。上片通过“霜降水痕收”和“浅碧鳞鳞露远洲”描绘了秋天的景色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。接下来的“酒力渐消风力软,飕飕。破帽多情却恋头”则通过饮酒和对风力的感受,传达了诗人的闲适和自在。下片转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,“佳节若为酬。但把清尊断送秋”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庆祝和对秋天的告别。最后,“万事到头都是梦,休休。明日黄花蝶也愁”则是对人生如梦的深刻感悟,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。

复制

南乡子·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的赏析二
这首《南乡子·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。词中,苏轼以重阳节为背景,借景抒情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。 上片,“霜降水痕收。浅碧鳞鳞露远洲。酒力渐消风力软,飕飕。破帽多情却恋头。”苏轼开篇便以“霜降水痕收”点明时节,描绘了一幅深秋霜降后的景象。水面上的波纹渐渐消失,露出了远方的浅碧色洲渚。接着,他提到“酒力渐消风力软”,暗示着自己与友人在涵辉楼上饮酒赏景,酒意渐消,同时秋风也变得柔和起来。而“破帽多情却恋头”一句,则以幽默诙谐的方式,表达了自己对旧物的眷恋,也体现了苏轼的豁达和乐观。 下片,“佳节若为酬。但把清尊断送秋。万事到头都是梦,休休。明日黄花蝶也愁。”苏轼转而谈到重阳佳节如何度过。他认为,与其费尽心思去筹划如何庆祝,不如简单地举起酒杯,与友人一起享受这美好的秋日时光。接着,他以“万事到头都是梦”一句,表达了对人生如梦的感慨,认为世间万物终究都是虚幻的。而“明日黄花蝶也愁”则进一步强调了时光易逝、美好难留的道理,暗示着重阳过后,菊花凋零,连蝴蝶也会为之感到忧愁。 整首词情感深沉,意境悠远,既体现了苏轼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描绘,又展现了他对人生和时光的深刻思考。他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,将重阳节的氛围与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使得整首词既具有艺术美感,又富含哲理意味。

复制

南乡子·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的赏析三
这首《南乡子·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。词中,苏轼以重阳佳节为背景,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节日氛围,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慨。 上片,“霜降水痕收。浅碧鳞鳞露远洲。酒力渐消风力软,飕飕。破帽多情却恋头。”苏轼以“霜降水痕收”开篇,描绘了深秋时节,霜降之后,水面上的痕迹逐渐消退,露出了远处的浅碧色的洲渚。接着,“酒力渐消风力软”表现了词人酒后微醺的状态,同时风力也变得柔和,飕飕作响。而“破帽多情却恋头”则以幽默的笔触,描绘了自己的破帽似乎多情地依恋着头部,不愿被风吹走。这些描绘既展现了重阳节的自然景色,也表现了词人醉后的闲适与惬意。 下片,“佳节若为酬。但把清尊断送秋。万事到头都是梦,休休。明日黄花蝶也愁。”苏轼以“佳节若为酬”引出对重阳节的感慨,表示要如何度过这个佳节呢?他的答案是“但把清尊断送秋”,即只需以美酒来送别秋天。然而,接着他话锋一转,“万事到头都是梦,休休”,表示人生万事到头来都是一场空,劝人要看得开,放得下。最后,“明日黄花蝶也愁”则以形象的比喻,暗示了重阳过后,菊花凋零,连蝴蝶也会为之感到忧愁,进一步强调了人生如梦,应及时行乐的道理。 整首词情感深沉,意境悠远,既展现了重阳节的自然景色和节日氛围,又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感慨。他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,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,使人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与无常,从而更加珍惜当下,享受生活的美好。

复制

译文

霜降之后,水的波纹收敛。浅碧色的水面上,鱼鳞般的波纹显露出远处的沙洲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酒意渐渐消退,风力也变得柔和,风声飕飕。破旧的帽子似乎也多情,依旧依恋着我的头。 面对佳节,该如何庆祝呢?只管举起清澈的酒杯,送别这秋天。世间万事到最终都是一场梦,罢了罢了。就连明天的黄花和蝴蝶,也会感到忧愁。

复制

完善

注释

重九:指重阳节,农历九月初九。 涵辉楼:楼名,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。 徐君猷:指徐禧,苏轼的朋友。 清尊:指酒杯。

复制

完善

完善
*
邮箱:
*
完善建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