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五从军行
其他

佚名

十五从军征,八十始得归。

道逢乡里人,家中有阿谁?

遥看是君家,松柏冢累累。

兔从狗窦入,雉从梁上飞。

中庭生旅谷,井上生旅葵。

舂谷持作饭,采葵持作羹。

羹饭一时熟,不知贻阿谁?

出门东向看,泪落沾我衣。

复制

完善

十五从军行-音频朗读

赏析

十五从军行的赏析一
这首诗通过一个老兵的视角,描绘了他从军归来后家乡的荒凉景象。诗中“十五从军征,八十始得归”直接点明了老兵的一生几乎都在军旅中度过,而回到家乡时已是垂暮之年。诗中的“松柏冢累累”和“兔从狗窦入,雉从梁上飞”生动地描绘了家乡的荒芜和战乱后的凄凉。老兵虽然回到了家,但家已非家,亲人早已不在,这种巨大的反差和失落感,让人深感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。

复制

十五从军行的赏析二
《十五从军行》以简洁有力的语言,展现了一位老兵的辛酸和无奈。诗中的“中庭生旅谷,井上生旅葵”和“舂谷持作饭,采葵持作羹”反映了老兵回家后的生活状态,尽管生活条件艰苦,但他依然努力维持生计。然而,当“羹饭一时熟,不知贻阿谁”时,老兵的孤独和无助被推至高潮。最后,“泪落沾我衣”更是将老兵的情感推向了极致,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哀伤和对战争的反思。

复制

十五从军行的赏析三
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,强化了战争对个人生活的破坏。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老兵年轻时离家参军,后半部分则描绘了他老年归来时家乡的荒凉。这种对比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,更突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远影响。诗中的“出门东向看,泪落沾我衣”不仅是对老兵个人情感的抒发,也是对所有因战争而遭受痛苦的人的共鸣。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和感人的情感,成为了反战文学的经典之作。

复制

译文

十五岁就参军出征,直到八十岁才得以回家。在路上遇到同乡的人,询问家中还剩下谁。远远望去,那是你的家,松柏树下的坟墓一个接一个。兔子从狗洞里进入,野鸡在房梁上飞翔。院子中间长着野生的谷物,井边生长着野生的葵花。捣碎谷物用来做饭,采摘葵花用来做羹。羹和饭同时煮熟,却不知道要给谁吃。走出家门朝东看,泪水滴落,沾湿了衣服。

复制

完善

注释

十五:指十五岁。 从军征:参军出征。 八十:指八十岁。 始得归:才得以返回。 道逢:在路上遇到。 乡里人:同乡的人。 阿谁:谁,疑问代词。 遥看:远看。 松柏冢累累:松柏树下的坟墓一个接一个。 兔从狗窦入:兔子从狗洞里进入。 雉:野鸡。 梁上飞:在房梁上飞翔。 中庭:院子中间。 旅谷:野生的谷物。 井上生旅葵:井边生长着野生的葵花。 舂谷:捣碎谷物。 持作饭:用来做饭。 采葵持作羹:采摘葵花用来做羹。 羹饭:羹和饭。 一时熟:同时煮熟。 不知贻阿谁:不知道给谁。 东向看:朝东看。 泪落沾我衣:泪水滴落,沾湿了衣服。

复制

完善

完善
*
邮箱:
*
完善建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