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恋花·出塞

今古河山无定据。画角声中,牧马频来去。满目荒凉谁可语?西风吹老丹枫树。

从前幽怨应无数。铁马金戈,青冢黄昏路。一往情深深几许?深山夕照深秋雨。

复制

完善

蝶恋花·出塞-音频朗读

赏析

蝶恋花·出塞的赏析一
这首词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《蝶恋花·出塞》,通过描绘边塞苍凉的景象,抒发了词人对于历史变迁、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。 “今古河山无定据”,词人开篇即发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。从古至今,国家的疆土总是分分合合,没有固定的界限。这种变迁不仅仅体现在地理上,更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,朝代的更迭、人事的兴衰都证明了这一点。 “画角声中,牧马频来去”,这两句词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景象。在画角声中,牧马频繁地来去,营造出一种边塞特有的荒凉和空旷感。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受到边塞的辽阔,更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沧桑。 “满目荒凉谁可语?西风吹老丹枫树”,词人在此处用“满目荒凉”来形容眼前的景象,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寥。在这荒凉之地,没有人可以倾诉心声,只有西风吹过,将丹枫树吹得日渐衰老。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到凄凉,更让人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和无奈。 下片“从前幽怨应无数”,词人开始回顾历史,想象从前这里应该发生过无数的幽怨和悲剧。这些幽怨或许是因为战争、或许是因为离别、或许是因为生离死别,但无论如何,它们都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,被时间所掩埋。 “铁马金戈,青冢黄昏路”,这两句词再次描绘了边塞的景象。铁马金戈代表着战争和杀戮,而青冢则代表着死亡和离别。黄昏时分,走在这样的路上,不禁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。 “一往情深深几许?深山夕照深秋雨”,词人在此处用设问的方式,表达了自己对于深情的追问。这种深情究竟有多深呢?或许就像深山中的夕照和深秋的雨一样,无法用言语来形容。这种深情既包含了对于历史的感慨,也包含了对于人生的思考,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。 整首词情感深沉、意境悠远,通过描绘边塞苍凉的景象和抒发词人对于历史、人生的深沉感慨,展现了纳兰性德作为一位词人的高超才华和独特魅力。

复制

蝶恋花·出塞的赏析二
纳兰性德的这首《蝶恋花·出塞》通过描绘边塞的荒凉景象,表达了词人对变幻莫测的历史兴衰的感慨。词的上片以“今古河山无定据”开篇,点明了历史的无常和山河的更迭。接着,通过“画角声中,牧马频来去”和“满目荒凉谁可语?西风吹老丹枫树”等句,勾勒出边塞的荒芜和萧瑟,以及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。 词的下片则转向对过去的追忆,通过“铁马金戈,青冢黄昏路”等句,描绘了往昔战争的残酷和壮烈。最后,词人以“一往情深深几许?深山夕照深秋雨”收尾,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深深怀念和无限哀愁。

复制

蝶恋花·出塞的赏析三
这是清代纳兰性德的《蝶恋花·出塞》,词中通过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,抒发了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战争的厌恶。 “今古河山无定据”,开篇即点明主旨,指出历史长河中,国家的兴亡、领土的变迁都是没有定数的。这种无常的历史现象,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。 “画角声中,牧马频来去”,这两句描绘了塞外古战场的景象。在悠扬的画角声中,牧马频繁地来来去去,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征战和今日的荒凉。 “满目荒凉谁可语?西风吹老丹枫树”,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塞外的荒凉景象。放眼望去,一片荒凉,无人可语。只有西风在吹拂着已经衰老的丹枫树,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。 下片“从前幽怨应无数”,词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感慨。他想象着从前这里应该有无数的幽怨和哀愁,因为这里曾经是铁马金戈、征战频繁的古战场。 “铁马金戈,青冢黄昏路”,这两句继续描绘古战场的景象。铁马金戈,是战争的象征;青冢黄昏路,则暗示了无数将士的牺牲和生命的消逝。 “一往情深深几许?深山夕照深秋雨”,最后两句是词人的抒情之笔。他借用了“一往情深”这个成语,来表达自己对历史变迁和战争残酷的深深感慨。同时,他通过描绘深山夕照和深秋雨景,进一步渲染了凄凉和悲怆的氛围。 整首词情感深沉、意境苍凉,通过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,抒发了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战争的厌恶。同时,也体现了词人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和平的向往。

复制

译文

从古至今,山河的归属变化无常。在军号声中,牧马频繁地来来去去。眼前的荒凉景象又能与谁诉说?只有西风将丹枫树吹得凋零。 往昔的幽怨应该是无尽的。铁马金戈的战争岁月,青冢旁的黄昏小路。那份深沉的情感到底有多深?就像深山中的夕阳和深秋时节的细雨。

复制

完善

注释

画角:古代军中的号角。 牧马:放牧的马。 青冢:指王昭君的墓地,常用来象征边塞。 铁马金戈:形容战争的激烈。 一往情深深几许:形容情感深沉。

复制

完善

完善
*
邮箱:
*
完善建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