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桑子·塞上咏雪花-音频朗读
赏析
采桑子·塞上咏雪花的赏析一
这首《采桑子·塞上咏雪花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,表达了词人对雪花的喜爱以及由此引发的寂寥和思乡之情。
“非关癖爱轻模样,冷处偏佳。”首句词人直接表明了对雪花的喜爱并非因为它的轻盈模样,而是因为它在寒冷中更显美好。这里的“冷处偏佳”既是对雪花特性的赞美,也透露出词人自身的一种孤傲和清高。
“别有根芽,不是人间富贵花。”接下来,词人进一步强调雪花的独特之处,它不是由富贵人家所栽培的娇花,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根芽和生长环境。这里的“别有根芽”既是对雪花独特性的赞美,也暗示了词人自身与众不同的身世和境遇。
下片“谢娘别后谁能惜,飘泊天涯。”词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情感。他借用了谢娘的典故,暗示了自己在失去所爱之人后的孤寂和痛苦。同时,“飘泊天涯”一句也表达了他身处异乡、远离亲人的孤独和无奈。
“寒月悲笳,万里西风瀚海沙。”最后两句,词人通过描绘寒冷的月光、悲凉的笳声、猛烈的西风和广阔的沙漠等景象,进一步渲染了词中的寂寥和苍凉。这些景象不仅与上片中的雪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也加深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痛苦。
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,语言清新脱俗。词人通过对雪花的赞美和自身情感的抒发,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。同时,这首词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象征性,引人深思。
采桑子·塞上咏雪花的赏析二
纳兰性德在这首《采桑子》中,以“非关癖爱轻模样”开篇,表明自己所爱并非世俗所崇尚的轻佻之态,而是一种高洁的品格。“冷处偏佳”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品格在世间冷漠处更显难能可贵。“别有根芽,不是人间富贵花”则用花来比喻人的品格,表明这种品格超然物外,不同于世俗追求的荣华富贵。
下片中,“谢娘别后谁能惜”流露出词人对谢娘别后的深切怀念和对无人理解的寂寞。“飘泊天涯”可能指谢娘的离去,也暗喻了词人自己的心境。“寒月悲笳,万里西风瀚海沙”通过边塞的意象,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,加深了词人对谢娘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感。
采桑子·塞上咏雪花的赏析三
这首词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《采桑子·塞上咏雪花》,通过咏雪花来展现词人的高洁情怀和孤寂心境。
“非关癖爱轻模样,冷处偏佳。”开篇两句词人便直抒胸臆,表达了对雪花的喜爱并非因为它轻盈的形态,而是因为它在寒冷之处更显美好。这里,词人借雪花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质和独立的精神。
“别有根芽,不是人间富贵花。”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雪花的与众不同。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根芽,不属于那些生长在富贵人家的花朵。这里,词人用“根芽”来比喻雪花的来源和本质,用“人间富贵花”来指代那些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朵,从而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繁华的鄙视和超脱。
下片“谢娘别后谁能惜,飘泊天涯。”词人开始转入抒情。他借用了东晋才女谢道韫咏雪花的典故,来表达对离人的思念和孤独。谢道韫曾以“未若柳絮因风起”来形容雪花,而词人则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,将雪花与离人联系起来,表达了自己对离人的思念和牵挂。同时,“飘泊天涯”也暗示了词人自己孤独无依、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。
“寒月悲笳,万里西风瀚海沙。”最后两句词人进一步描绘了塞上苦寒的景象。在寒冷的月光下,悲凉的胡笳声响起,万里西风吹来瀚海之沙。这里,词人用“寒月”、“悲笳”、“西风”和“瀚海沙”等意象来渲染一种凄凉、悲壮的氛围,从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凉。
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,语言清新脱俗。词人通过咏雪花来寄托自己的情感,展现了自己高洁的品质和独立的精神。同时,他也通过描绘塞上苦寒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凉,使得这首词具有了深刻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译文
我所爱的并不是轻佻的仪态,而是在世间冷漠处更显高洁的品格。这种品格超然物外,它的根芽并非人间所追求的荣华富贵之花。
自从谢娘别后,还有谁会珍惜这样的品格?我漂泊在天涯。在寒冷的月光下,悲笳声响起,伴随着西风,是那万里无垠的沙漠瀚海。
注释
癖爱:特别的爱好。
轻模样:轻佻的仪态。
根芽:比喻品格或品质的根本。
富贵花:指世俗所追求的荣华富贵。
谢娘: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所爱的女子。
飘泊:漂泊,流落无定。
笳:古代一种乐器,其声悲凉。
瀚海:沙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