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梦令·正是辘轳金井-音频朗读
赏析
如梦令·正是辘轳金井的赏析一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唯美而哀愁的画面,展现了词人在特定场景下对某人的深情和无尽的思念。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析:
“正是辘轳金井,满砌落花红冷。”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场景:金井旁,辘轳静立,落花铺满井台,红色的花瓣在冷风中凋零。这里的“辘轳金井”和“落花红冷”都富有象征意义,辘轳象征着岁月的流转,而落花则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生命的无常。这种景象的描绘,为全词定下了哀婉的基调。
“蓦地一相逢,心事眼波难定。”在这冷清的井台旁,词人突然与某人相遇。这个“蓦地”二字,既表现了相遇的意外和惊喜,也暗含了词人心中的忐忑和不安。因为这次相遇,词人的心事变得难以平静,眼波流转间流露出复杂的情感。这里的“心事眼波难定”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在面对所爱之人时的内心挣扎和纠结。
“谁省,谁省。从此簟纹灯影。”最后三句是词人对未来的感慨和担忧。这里的“谁省”是反问句,意思是“有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呢?”词人感叹自己的深情和无奈,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他的感受。而“从此簟纹灯影”则是对未来生活的描绘:词人将与所爱之人分别,独自面对漫漫长夜和孤灯相伴的寂寞。这里的“簟纹”和“灯影”都是寂寞和孤独的象征,它们将陪伴词人度过漫长的岁月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词以金井落花为背景,通过描绘词人与某人的相遇和分别,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深情和无尽的思念。词中的意象和词句都富有象征意义,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唯美而哀愁的气息。同时,这首词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消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和无奈。
如梦令·正是辘轳金井的赏析二
这首《如梦令》中,以“正是辘轳金井”开篇,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庭院景象,辘轳是提水的装置,金井指装饰华丽的井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。“满砌落花红冷”进一步描绘了庭院中的落花,红冷形容花的颜色鲜艳但感觉上带有一丝凉意,增添了一种凄美之感。
“蓦地一相逢,心事眼波难定”表达了词人在偶遇中的心情,蓦地即突然,相逢指与某个人的不期而遇,心事眼波难定形容词人内心的激动和眼中的波澜,难以平静。最后,“谁省,谁省。从此簟纹灯影”中“谁省”是反问,意为“谁会理解”,表达了词人深藏的心事无人能懂的孤独感。簟纹灯影则形容竹席的纹理和灯光的影子,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孤寂的夜晚氛围。
如梦令·正是辘轳金井的赏析三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情的画面,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与某人的相遇、相知以及别离后的深深思念。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析:
“正是辘轳金井,满砌落花红冷。” 开篇两句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凄美的氛围。辘轳金井,可能是词人所在之地的一处景致,满砌的落花与冷色调的红形成鲜明对比,既展现了秋天的萧瑟,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。
“蓦地一相逢,心事眼波难定。” 这两句词直接描述了词人与某人的相遇。这里的“蓦地”一词,突出了相遇的偶然和惊喜。然而,在相遇的瞬间,词人的心事和眼波都难以平静,这表明了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纠葛,或者至少是词人对这位相遇的人产生了深深的情感。
“谁省,谁省。” 这两句词以自问自答的方式,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奈。他在问自己,又有谁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呢?这种无人能懂的孤独感,更加深了他内心的凄凉。
“从此簟纹灯影。” 最后一句,词人将视线转向了室内的簟纹和灯影,这两样东西都是夜晚常见的景象,但它们在这里却成为了词人内心孤寂和思念的象征。自从那次相遇之后,词人的生活中便只剩下了簟纹和灯影的陪伴,而那位曾经让他心动的人,却已经远去,留下了他独自面对这漫长的夜晚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,描绘了词人与某人的相遇、相知以及别离后的深深思念。词中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、满砌的落花、以及室内的簟纹和灯影等景象,生动地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寂、凄凉和无奈。同时,词中的“蓦地一相逢”和“心事眼波难定”等词句,也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情感纠葛和对爱情的渴望。
译文
正是那辘轳旁的华丽水井,满地的落花显得鲜艳而又带有一丝凉意。突然之间我们不期而遇,那一刻,我内心的激动和眼中的波澜,久久难以平静。
谁会理解,谁会理解。从那时起,我常常独自一人,在竹席的纹理和灯光的影子中度过漫长的夜晚。
注释
辘轳:古代提水的装置。
金井:装饰华丽的井。
满砌:满地。
落花:落在地上的花。
红冷:形容花的颜色鲜艳,但感觉上带有一丝凉意。
蓦地:突然。
心事:内心深处的想法或情感。
眼波:眼中的神情或波澜。
省:明白,理解。
簟纹:竹席的纹理。
灯影:灯光下的影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