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桑子·荷花开后西湖好-音频朗读
赏析
采桑子·荷花开后西湖好的赏析一
这首词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《采桑子·荷花开后西湖好》,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写,展现了夏日西湖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象,以及词人游湖时的欢乐心境。
“荷花开后西湖好,载酒来时。”这两句词开篇即点明时令和游湖的愉悦心情。荷花盛开后的西湖风光正好,词人乘酒兴而来,游赏西湖美景。
“不用旌旗,前后红幢绿盖随。”这两句词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,生动地描绘了西湖荷花的盛景。词人将荷花比作红幢绿盖的仪仗队,随着画船前行,不需要旌旗,自然成行,富有情趣。
“画船撑入花深处,香泛金卮。”这两句词进一步描绘了词人乘画船游湖的情景。画船撑入荷花深处,满船清香,词人举杯畅饮,享受这难得的夏日清凉。
“烟雨微微,一片笙歌醉里归。”这两句词以景结情,将西湖美景与词人心情融为一体。烟雨微微中,笙歌阵阵,词人陶醉其中,尽兴而归。这种欢乐与满足的心情,正是对西湖美景的最好赞美。
整首词语言清丽,意境优美,通过对西湖荷花的描绘,展现了词人游湖时的欢乐心境。同时,也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采桑子·荷花开后西湖好的赏析二
荷花盛开的美景:“荷花开后西湖好”开篇即点明了西湖荷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色,为全词定下了美好愉悦的基调。
游湖的愉悦:“载酒来时”表明作者带着美酒游湖,增添了游湖的乐趣。
无需繁文缛节:“不用旌旗,前后红幢绿盖随”通过对比,表达了作者游湖时追求自然、不拘泥于形式的态度。
深入花丛的体验:“画船撑入花深处”描绘了作者乘坐装饰华丽的船只,深入荷花丛中的体验,充满了诗意。
感官的享受:“香泛金卮”通过嗅觉和视觉的描写,表现了游湖时的感官享受。
醉心美景:“烟雨微微,一片笙歌醉里归”以烟雨、笙歌为背景,表达了作者在美景和音乐中沉醉,尽兴而归的愉悦心情。
采桑子·荷花开后西湖好的赏析三
这首词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《采桑子·荷花开后西湖好》,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写,展现了词人在西湖游赏的欢愉之情。
“荷花开后西湖好,载酒来时。不用旌旗,前后红幢绿盖随。”词的上片写船中饮酒赏荷的情景。首句点明游赏的时节和地点,渲染了六月的西湖荷花盛开,风光无限的美好氛围。词人为了这次出游,特地备办了酒食,乘舟而来。此时西湖游人众多,旌旗招展,但词人的注意力并不在此,他的目光和兴致都集中在观荷上。因此,他不觉船前船后旌旗招展的盛况,而只觉荷花迎面而来,前后簇拥跟随,绿色的荷叶映衬着红色的荷花,仿佛列队欢迎自己的到来。
“画船撑入花深处,香泛金卮。烟雨微微,一片笙歌醉里归。”词的下片写词人泛舟荷池饮酒赏荷的欢乐情景。词人乘着彩绘的游船,荡入西湖的荷花深处,船桨轻轻地击打着水面,溅起阵阵水花,惊得荷花上的水珠晶莹闪烁,清香四溢,飘进装有美酒的酒杯中,使人感到格外地惬意和舒适。此时,细雨霏霏,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迷蒙的烟雨,远处又传来笙歌阵阵,悠扬悦耳。词人被这迷人的西湖美景和笙歌所陶醉,不知不觉已暮色降临,不得不乘船归去。
整首词语言清丽自然,风格淡雅别致,词人通过描绘西湖荷花的美丽景色和泛舟荷池饮酒赏荷的欢乐情景,表达了自己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,同时也展现了词人超脱、潇洒的人生态度。
译文
西湖在荷花盛开之后显得格外美丽,我带着美酒乘船而来。不需要旗帜的引领,只有前后红色的荷花和绿色的荷叶相随。
装饰华丽的船只划入荷花丛中的深处,美酒的香气弥漫在金色的酒杯上。在如烟的细雨中,一片笙歌声中,我沉醉着返回。
注释
采桑子:词牌名。
旌旗:泛指旗帜。
红幢绿盖:比喻荷花的红色和荷叶的绿色。
画船:装饰华丽的船。
撑入:划入。
花深处:荷花丛中的深处。
香泛金卮:指美酒的香气弥漫在金色的酒杯上。
卮:古代的酒器。
烟雨:如烟的细雨。
笙歌:泛指奏乐唱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