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桑子·十年前是尊前客-音频朗读
赏析
采桑子·十年前是尊前客的赏析一
这是一首充满怀旧和感慨之情的词。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读:
“十年前是尊前客,月白风清。忧患凋零。老去光阴速可惊。” 词人在这四句中回忆了十年前的自己,那时他还是宴席上的宾客,享受着月白风清的宁静时光。然而,随着岁月的流逝,他经历了许多忧患和凋零,如今已经老去,感叹光阴的流逝之快令人惊讶。这里的“尊前客”指的是宴席上的宾客,而“月白风清”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描绘。
“鬓华虽改心无改,试把金觥。旧曲重听。犹似当年醉里声。” 在这四句中,词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年华已逝,但内心依然保持不变的情感。他试图举起酒杯(金觥),重新聆听过去的歌曲,发现那些旋律仍然如同当年一样醉人。这里的“鬓华虽改”指的是岁月的痕迹已经显现在他的鬓发上,但“心无改”则表达了他内心依然保持着过去的热情和纯真。
这首词通过回忆和对比的手法,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。他感叹岁月的流逝之快,但内心依然保持着过去的热情和纯真。这种怀旧和感慨之情,不仅体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,也反映了他对过去时光的珍视和怀念。同时,这首词也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,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和美感。
采桑子·十年前是尊前客的赏析二
往昔回忆:“十年前是尊前客,月白风清”开篇即带我们回到十年前,作者与友人共饮的愉快时光,那时月色皎洁,微风清爽。
忧患意识:“忧患凋零,老去光阴速可惊”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,忧患和挫折让人感伤,而老去的光阴更是令人震惊。
外貌与内心:“鬓华虽改心无改”通过对比外貌的改变与内心的恒常,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忠贞不渝。
怀旧情感:“试把金觥,旧曲重听”通过举杯饮酒和聆听旧曲,作者试图重温过去的欢乐时光。
情感共鸣:“犹似当年醉里声”结尾句表达了即使时光流逝,那份旧日的情感和回忆依然深刻,仿佛还能听到当年醉中的笑语声。
采桑子·十年前是尊前客的赏析三
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诗词,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:
“十年前是尊前客,月白风清。忧患凋零。老去光阴速可惊。” 这四句描述了作者十年前在酒宴上的情景,那时月光明亮,微风清爽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生活的忧患和变迁使得人们凋零老去,时间的流逝令人惊讶和感叹。这里,作者用“月白风清”来形容过去的美好时光,与“忧患凋零”形成鲜明对比,突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。
“鬓华虽改心无改,试把金觥。旧曲重听。犹似当年醉里声。” 这四句表达了作者虽然年岁已高,但内心依旧保持年轻和热情。尽管鬓发已经斑白,但心态依旧不变,尝试再次拿起酒杯,听那曾经熟悉的乐曲,声音仿佛还和当年一样醉人。这里,“鬓华虽改心无改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坚定和执着,无论岁月如何变迁,他的初心始终如一。同时,“试把金觥。旧曲重听”也体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忆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深沉的感慨和细腻的笔触,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。虽然时间无情,但作者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坚定和热情,对过去的美好时光怀有深深的怀念。这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视,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情感。
译文
十年前,我曾是酒樽前的座上客,那时月色皎洁,微风清爽。然而,忧患和挫折让人感到悲伤,时间的流逝快得令人吃惊,让人不禁感到惊恐。
虽然我的鬓发已经斑白,但我的内心依旧未变。我试着端起金杯,再次聆听那些旧日的曲子。那熟悉的旋律,就像当年醉酒时听到的声音一样。
注释
尊前客:指在酒樽前饮酒的客人。
鬓华:指鬓发花白。
金觥:古代的酒器,这里指代饮酒。
觥:古代的一种酒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