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淘沙·写梦

好梦最难留,吹过仙洲。寻思依样到心头。去也无踪寻也惯,一桁红楼。

中有话绸缪,灯火帘钩。是仙是幻是温柔。独自凄凉还自遣,自制离愁。

复制

完善

浪淘沙·写梦-音频朗读

赏析

浪淘沙·写梦的赏析一
这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诗词,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梦境的留恋以及梦醒后的孤独与自遣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: “好梦最难留,吹过仙洲。” 开篇即点明主题,即美好的梦境难以留住,就像风一样吹过仙境。这里的“仙洲”象征着美好的、遥不可及的地方,代表着作者对梦中景象的向往与赞美。 “寻思依样到心头。去也无踪寻也惯,一桁红楼。” 诗人回忆起梦中的情景,试图将其重现在心头。但梦境如幻影,来去无踪,诗人早已习惯了这种追寻与失落。而“一桁红楼”则可能是梦中出现的一个具体场景,寄托着诗人的某种情感或回忆。 “中有话绸缪,灯火帘钩。”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梦中的情景。在红楼的灯火阑珊处,似乎有着缠绵悱恻的话语和温馨的互动。帘钩轻轻摇曳,灯火闪烁,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氛围。 “是仙是幻是温柔。独自凄凉还自遣,自制离愁。” 诗人开始思考这梦境的本质,是仙境、是幻影还是温柔的现实?但无论如何,当梦醒后,他仍然要面对独自的凄凉和离愁。然而,他并没有沉溺于这种情绪中,而是选择自我排遣,自我解脱。这种坚强和自持的精神,也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、渴望和自持。他渴望美好的生活和真挚的情感,但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。然而,他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,而是选择自我排遣和自我解脱,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。

复制

浪淘沙·写梦的赏析二
这首词通过“好梦最难留”开篇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。“吹过仙洲”暗示梦境的虚无和不可捉摸。接下来的“寻思依样到心头”描绘了诗人对梦境的追忆和渴望。“去也无踪寻也惯,一桁红楼”则表达了诗人对梦境消失的无奈和对现实生活的适应。 后半部分转入现实,诗人用“中有话绸缪,灯火帘钩”描绘了室内温馨的场景,但随即又用“是仙是幻是温柔”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界限的模糊感受。最后,“独自凄凉还自遣,自制离愁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自我安慰。

复制

浪淘沙·写梦的赏析三
这是一首表达深情和离别愁绪的词作。以下是对其内容的逐句解释: “好梦最难留,吹过仙洲。”:好的梦境总是难以留住,就像风一样吹过那如仙境般的地方。这里,“仙洲”象征着美好而遥远的地方,而“好梦”则指那些美好的愿望或回忆。 “寻思依样到心头。去也无踪寻也惯,一桁红楼。”:我时常在心头回味那些美好的梦境,即使它们已经消失无踪,我也习惯了去寻找。这里的“一桁红楼”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点,或者是梦中的某个场景,代表着梦开始和结束的地方。 “中有话绸缪,灯火帘钩。”:在梦中,我们有过深情的对话,那场景是在明亮的灯火下,帘钩轻摇。这里的“绸缪”意为情深意切,表达了梦中两人之间的深厚情感。 “是仙是幻是温柔。独自凄凉还自遣,自制离愁。”:但梦境终究只是梦境,无论是仙是幻,都是那么温柔。醒来后,我独自面对凄凉,只能自己安慰自己,自己制造离愁。这里的“自制离愁”表达了词人在现实中的无奈和痛苦,他试图通过回忆和想象来减轻自己的痛苦,但结果却更加痛苦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梦境的留恋和对现实离别的痛苦。他试图通过回忆和想象来寻找慰藉,但现实的残酷让他无法逃避。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,让我们对词人的遭遇感到同情和共鸣。

复制

译文

美好的梦境总是难以留住,它们像风一样吹过仙境。我追忆着梦境,它们又浮现在我的心头上。梦境消失了,没有留下任何踪迹,我也习惯了追寻,只剩下一排红色的楼阁。 在那红楼中有缠绵的情话,有温馨的灯火和帘钩。我分辨不清这是仙境、幻觉还是温柔的现实。独自面对凄凉,我仍然自我安慰,自己制造着离愁。

复制

完善

注释

减字木兰花:词牌名,原为《木兰花》,减字后节奏更加紧凑。 仙洲:传说中的仙境。 寻思:追忆。 依样:按照原来的样子。 心头:内心深处。 去也无踪:消失得无影无踪。 一桁:一排。 红楼:华丽的楼房,此处指梦境中的景象。 话绸缪:缠绵的话语。 灯火帘钩:室内的灯光和帘子。 凄凉:寂寞冷落。 自遣:自我安慰。 自制:自己制造。

复制

完善

完善
*
邮箱:
*
完善建议: